摘要:圖書館是我國教學、科研和圖書事業的重要內容,其數字化進程備受業界人士的關注。數字化網絡化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對圖書館從認知到功能的根本性轉變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需要重新認識圖書館,反思傳統圖書館服務的誤區,確立圖書館服務戰略轉型的核心,即:真正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切實構建圖書館的互聯網思維與模式,提升圖書館員的新型服務能力,
關鍵詞:數字化網絡化;圖書館服務;圖書館戰略;新型服務能力
一、圖書館定位的重新審視
不論是在學術領域還是在實踐領域,人們都給圖書館下了無數個定義,但這些定義幾乎無一例外是針對傳統圖書館而言的,離不開圖書館的幾大要素:館舍、空間、藏書、設備、人員、讀者等。從新型圖書館的角度看,這幾大要素仍然存在,但這些要素的涵義及其關系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圖書館的真正意義已經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如果圖書館還堅守這些要素的傳統屬性,而不能從服務上體現其發生的變化和應有的新功能,圖書館必然會被逐漸邊緣化,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圖書館是什么,圖書館員是什么,都需要重新審視。
(一)圖書館不僅僅是一座擁有館藏功能的建筑
在傳統的認知里,將圖書館作為了一個儲存圖書的建筑。在《新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的定義是:用于閱讀或學習的圖書館藏,或保存這種館藏的大樓或房[2]。人們一提到圖書館就想到這個大樓,所以,圖書館也往往修建得無比宏偉壯觀,通常是一個城市或一所大學的地標性建筑。在傳統的認知中,圖書館規模越大,館藏越多,圖書館的能力就越強,就是一個好的圖書館。誠然,圖書館的物理建筑仍是不可缺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圖書館除了作為場所和空間為用戶提供閱覽和陣地服務還能做什么。在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很多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的信息需求和行為方式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網絡、搜索引擎已經替代書書館作為人們信息獲取的首選工具和開展研究的主要場所。越來越多的用戶將網絡作為信息獲取途徑的首選。他們的觀點是:網上找不到,等于不存在。對此,必須客觀地面對、正視這一現象,從自身的改變來尋求積極的對策。
(二)圖書館總是依附于用戶而存在
沒有了用戶,圖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今天的用戶在哪里?顯然,主要不是在圖書館,而是在用戶的辦公室、教研室、教室、會議室和戶外各個地方。如果用戶不來圖書館,圖書館員也不到用戶那里去,那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就變成了死結。
二、對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反思
傳統圖書館服務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在特定的時代和特定的環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需求,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今天的數字化網絡化和開放獲取的環境下,圖書館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服務定位與服務能力,反思傳統圖書館服務的誤區,重新規劃和部署圖書館的服務體系。傳統圖書館服務的誤區主要體現在:圖書館服務就是由圖書館員為到館用戶提供的基于文獻服務的簡單勞動,就是適應用戶的現實需求。
在傳統圖書館服務中,到館服務是最為主要的典型服務。只要有物理圖書館存在,就始終有到館服務的存在。到館服務滿足了到館讀者利用圖書館服務的需求。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到館服務只是圖書館服務體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今天的信息環境和用戶行為模式下,圖書館服務必須突破到館服務的限制,遵循“以用戶為中心”“融入一線、嵌入過程”“用戶在哪里,服務就在哪里”的服務理念,通過網絡、技術和平臺以及館員到用戶身邊,創造泛在的服務環境與服務能力,延伸用戶服務的時間和空間,實現隨時隨地服務和即時有效服務。傳統圖書館服務所追求的“千方百計吸引讀者到圖書館中來”,也只是服務的一個目標,通過創新空間布局(如信息共享空間、創客空間等)、提供有吸引力服務項目(如閱讀推廣活動、真人圖書館項目等)以及其他各具特色的服務活動,在圖書館中聚集人氣,給用戶服務創造“圖書館的氛圍”。但更為重要的是,新型圖書館就是要給所有的讀者創造平等利用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機會和權利。無論用戶(指合法用戶)在哪里,只要有信息需求,圖書館都要想方設法加以滿足,消除用戶利用圖書館服務上的物理障礙、技術障礙和法律障礙,拓展用戶的范圍,將潛在用戶轉變為現實用戶。這并非遙不可及的目標,這正是新型圖書館正在追尋的方向。
三、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圖書館服務戰略轉型的核心
當前,圖書館正處于從傳統圖書館到新型數字化網絡化圖書館的轉變過渡期,圖書館服務戰略的轉型是其中的關鍵和核心。面向當前和未來的用戶需求,圖書館服務必須有新的變化和新的突破,構建在新的信息與技術環境下與用戶需求相一致的新的圖書館服務理念、服務模式與服務能力。因此,要真正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圖書館理念以用戶為中心就是要取代以圖書館為中心。在印本和物理圖書館時代,用戶只有到圖書館才能獲取所需要的文獻,所以在用戶與圖書館之間的關系上,必然是用戶圍繞著圖書館轉。讀者只有到圖書館,才能接受圖書館的服務,因而物理圖書館具有中心的地位,但今天圖書館的這種中心地位已經不復存在。為此,要從以圖書館為中心的“地心說”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的日心說”。相應地,需要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新的理念、模式和機制,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著用戶來開展,用戶在哪里,服務就在哪里,確立用戶在圖書館中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到館用戶、網絡用戶,還是一線用戶。以用戶為中心就是適應和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需求是圖書館服務的前提。圖書館服務的根本就是旨在適應和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求,這種需求不僅是文獻和信息需求,而且是知識需求;不僅是顯性和現實的需求,而且是隱形和潛在的需求;不僅是場所和空間的需求,而且是遠程的到桌面的隨時隨地的需求;不僅是適應用戶的需求,而且是超越用戶的需求。今天的用戶不是不需要物理圖書館與圖書館員,而是更需要能嵌入用戶過程、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知識服務的新型圖書館和新一代圖書館員。服務是圖書館的本質屬性,怎么強調圖書館的服務都不過分。
四、結語
縱觀圖書館的發展史,變化最為深刻的是因特網產生以后。數字化網絡化對圖書館的影響是根本性的,但不是顛覆性的。某種意義上,這種影響沖擊甚至改變了對圖書館的傳統認知,帶來了圖書館的全新變革,推動了圖書館從傳統圖書館向新型圖書館的轉變。數字化網絡化時代、搜索引擎時代、社交網絡時代,從傳統圖書館走向新型圖書館是時代賦予的使命。新型圖書館最重要的標志就是:圖書館的涵義需要重新定義,業務體系、服務體系和管理體系需要重新確立,為用戶提供知識服務的能力需要重新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重新認知,“用戶在哪里服務就在哪里”的服務精神需要重新構建。
參考文獻:
[1]唐佐琴. 數字化與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服務轉型與服務創新[J]. 科技與創新,2014,(08):126-127.
[2]阿依米熱·阿不力克木. 信息社會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與管理轉型[J]. 科技創新導報,2014,(02):187-188.
[3]紀辰. 當代數字化與網絡化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建設——淺論數字化與網絡化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型與創新[A]. 河北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華北地區高校圖協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文章)匯編[C].河北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2010:9.
[4]陳春. 科技圖書館面向科研用戶的知識服務研究[D].蘭州大學,2010.
作者簡介:孫瑩女,漢族,1987年11月10日生,工作單位: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