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謙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3)
論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模式
崔謙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3)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已達到小康水平的人群開始重視身體健康,休閑體育事業隨之發展起來。我國休閑體育產業逐漸擴大,對休閑體育人才的需求量不斷上升,而且對人才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對體育休閑人才的培養需要高度重視,結合高校自身的特點,分析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多元化休閑體育人才。
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深入,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經濟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們在保證了基本生活的基礎上,許多娛樂健身項目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人們對生活已經有了正確的認識,比較講究生活質量,許多體育協會、健身場館以及體育中介逐漸成立起來。隨著休閑體育事業的不斷壯大,體育人才已經呈現緊缺的狀態,對于體育管理、體育組織以及科研人員更加短缺,所以對于休閑體育人才的培養一定要提上進程,高校對休閑體育人才的培養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了解我國休閑體育興起的緣由,分析了我國高校在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且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給出合理化建議。
每一項新型產業的產生都會有一定的原因,起源于社會的發展需求,我國休閑體育專業的誕生是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促進了人們精神文明的提升。在我國構建小康水平社會的過程中,人們通過休閑體育來鍛煉身體,通過這種方式來填補閑暇時間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正因如此,社會需要大批量的休閑體育人才,對于高等院校培養人才的任務大大加重。所以,休閑體育的產生是順應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我國休閑體育正在處于起步階段,其發展過程一定要圍繞休閑體育的服務對象以及所服務的領域。在發展之前,要確定休閑體育人才的獨特個性,否則會偏離經濟社會發展對休閑體育人才的需求,我國對休閑體育人才的需求比較大的是健身俱樂部、社區組織的休閑體育活動。當前,我國高等院校對休閑體育人才的培養目標過于廣泛,缺乏專業特色,課程設置上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所培養的體育人才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進程,缺乏扎實的理論知識與全方面的社會實踐經驗。面對這些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存在的問題,政府及教育部門需要高度重視。
1.課程體系結構不完善。課程設置的合理程度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在我國,許多高校的教育資源有限,所以在課程設置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必修課所占比例較大,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而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休閑體育專業課時安排比較緊張,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休閑體育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課程設置上不但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且要加強休閑體育從業人才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了解社會發展行情以及對休閑體育人才的需求,確保學生可以在學習與工作當中獲取有效的知識,積攢社會實踐經驗,為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堅實基礎。各大高校要高度重視對休閑體育專業課程的設置,發揮出高校特色,最終達到真正的辦學目的。
2.培養目標存在局限性。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對休閑體育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各大高校在實行擴招政策以后,培養休閑體育人才的質量逐漸下降,其培養目標不能夠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在延續著傳統的教書育人模式,一味地灌輸休閑體育基礎知識,培養目標定向為高校的畢業率,不去注重休閑體育人才知識與能力的掌握情況以及未來的畢業走向,完全失去了高等院校辦學的意義,同時也耽誤了學生的發展前程。高等院校管理者要結合社會的發展,制定全新的休閑體育人才培養目標,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休閑體育人才。
3.師資力量薄弱。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休閑體育教師大部分為體育專業剛畢業的學生,或者休閑體育愛好者,雖然了解片面的休閑體育知識,但是休閑體育的真正內涵及經驗嚴重缺乏,直接影響休閑體育人才的培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在。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教書育人的基礎,是人才培養的有利保障。當前我國高等休閑體育專業教師綜合水平低下,是對教育的不尊重,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高校在聘用休閑體育教師時要嚴格把關,結合高校自身的辦學特色與人才培養目標,篩選適合高校發展的高素質休閑體育教師隊伍,為高水平的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提供最基礎的保障。
4.生源基礎參差不齊。面對社會對休閑體育人才需求量逐漸增加的現狀,各大高校實行擴招政策。在休閑體育人才篩選過程中,不能夠遵循人才選拔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給人才培養的整體進程造成嚴重阻礙。在培養過程中,基礎差的學生無法跟上課堂進程,漸漸地對休閑體育失去興趣,學生們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掌握情況差距比較懸殊,影響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高等院校在人才選拔的過程中,要結合自身辦學特色,科學合理地對休閑體育人才進行選拔,確保發揮高校辦學的真正作用,不但要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還要關注社會的發展以及人才的畢業走向,結合多方面來對休閑體育人才進行培養,確保為社會輸送多元化高素質人才。
我國休閑體育人才培養一定要遵循國家教育方針,緊緊圍繞休閑體育專業特點,針對社會的發展需求,對高校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與研究。
1.明確體育人才培養目標。我國休閑體育是伴隨著社會現代化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體育現象,為了滿足經濟社會以及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休閑體育人才的培養已經列入高校的重點規劃。高校在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方面,首先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要傾向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休閑體育人才培養的規格不但要扎實地掌握休閑體育的基礎知識,并且要充分培養休閑體育人才的實戰能力,培養出具有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注重知識與能力的統一,根據學校自身的發展狀況以及學生本身的素質,加強學生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出優秀的人才培養方案。對于高校休閑體育人才的培養要具備多向性,根據社會及地方的發展情況開設具有當地特色的項目課程,所培養的休閑體育人才要具備超強的綜合素質,可以有效地勝任休閑體育指導、休閑體育策劃等工作,擴大學生的知識層面與視野,給學生提供優秀的學習平臺。
2.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隨著社會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傳統的人才模式已經無法跟上社會的發展需求。在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方面,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以應用型和能力的培養為主,加強系統知識的傳授,以休閑體育學科知識為主的教育觀念比較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休閑體育人才的知識教導要注重拓展與休閑體育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加強學生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可以自主策劃組織休閑體育活動,創新體育管理方案,突出新時代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國經濟社會需要多元化復合型人才,對于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要采用循序漸進的形式,首先打好基礎,然后加強專業知識的提升,最后培養與鍛煉休閑體育人才的社會實踐能力。在我國高等校園中,大部分高校的教學環節不能與社會實踐緊密銜接,導致學生在掌握了休閑體育的基礎知識之后不能夠把所學知識合理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休閑體育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培養學生的時間能力,堅持實踐性教學的培養模式,使學生能夠及時地掌握經濟社會休閑體育事業的發展動態以及對休閑體育人才的需求。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充分發現自身的缺點與不足,有利于新形勢下休閑體育人才的培養,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構建出科學的教學體系。高校要對所學知識的實用性高度重視,與校外企業和休閑體育資源管理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最大限度地縮短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距離,不斷提高休閑體育人才的利用率。
4.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教師是學生通往成功的紐帶與橋梁,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人才培養的前提條件。高校要重視休閑體育教師的培養,聘用資深專家與教授進行休閑體育知識講座,可以更有效地使學生們了解休閑體育的真正內涵,鼓勵與組織年輕教師參加系統培訓,不斷拓寬知識層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加強體育知識的創新,及時了解社會發展動態,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休閑體育人才,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確保高校休閑體育人才在走向社會后會有立足之地,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有利保障。
我國休閑體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目前正處于起步階段,各大高等院校對人才培養的模式與方案也在不斷摸索中,雖然在培養過程中存在種種問題,但是經過教育部門的正確引導及高等院校領導者的高度重視,休閑體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在逐漸上升,休閑體育未來的發展前景極為廣闊。高校對于休閑體育人才培養存在一定的壓力,要結合社會的發展,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高素質、高水平人才的培養來促進我國休閑體育事業的順利發展。
[1]劉洋,王家宏.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與改革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11).
[2]薛麗卿.休閑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11).
[3]王海軍,王玉擴.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辦公自動化,2016,(11).
[4]胡萍.我國休閑體育專業特色建設途徑探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5,(4).
[責任編輯 劉 瑤]
G80-053
A
1673-291X(2017)22-0139-02
2017-02-18
崔謙(1979-),男,北京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體育運動與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