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科研
摘要:隨著時代進步和經濟發展,英語的重要性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日益凸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找到更適合中國高職生的英語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熱情,為高職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語言學理論
引言
應用語言學與理論語言學原本是一種語言科學,但隨著人們對語言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應用語言學與理論語言學漸漸分離開來,應用語言學也開始被越來越廣泛地提及。作為語言科學的分支,其研究重點在于語言在各個領域內的實際運用,期望通過語言去解決生活中的其他問題。應用語言學理論對語言教學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其研究重點在于掌握語言教學的規律,注重解決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具體而言,應用語言學要求語言教育應明晰學生需求、激發學生動機、注重結合實踐,使課堂變得有趣,使學生樂于學習。
1、語言學理論對高職英語教學的指導
1.1因材施教
應用語言學理論有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前,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教師應弄清這一點,并根據它去進行教學。”這種理念與“因材施教”不謀而合。高職英語教育工作者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不同愛好、不同特點選擇教學內容、制訂教學目標。教師應主動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明確其當下及未來發展需要怎樣的知識與技能,從而使教學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1.2動機理論
應用語言學理論強調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機,并期望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達到積極學習、主動學習的效果。動機是驅使人類做事的原動力,可分為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是源于內在需要的,外部動機源于外部需求。語言教育學專家認為,人學習第二語言的動力包含四個方面:學習目標、努力程度、內心愿望、學習熱情。學習動機決定學習態度,態度端正、動機強烈對于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如果一名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必然會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對于高職英語教學而言,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來提升教學效果,還可以通過良好的教學效果再次激發學生新的學習動機,從而達到動機與學習的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環。
1.3交際運用
應用語言學理論要求學生能將習得的語言能力運用到其他領域中,去解決更多的問題。這就要求高職英語教學重視學生的交際運用能力。學習語言是用來說、用來交流、用來達成某種目的的,一味地學習語言、研究語言是應用語言學理論所不倡導的。學生需要在交際中鍛煉使用語言的能力,在交際中領悟運用語言的技巧,在交際中發現自己的不足。
2、語言學理論指導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方法革新
2.1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與參與者,對學生有極大的引導作用,在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要想在應用語言學理論指導下進行高職英語教學,教師就要有目的有意識的將應用語言學的理論貫穿教學活動始終。進行教學設計時,加大對英語實用性的重視,加大課堂口語交流比重;進行教學活動時,引領學生創造輕松的語言環境,鼓勵學生語言實踐;檢測學習成果時,要突破以往應試教育下單一的成績檢驗方式,多維度、多方法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2.2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學習目標
基礎不同的學生,往往其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學習熱情也不同,合理設置學習目標,進行區別對待,可以減少學生的壓力,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慢慢地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于一些口語和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在教學中科多使用聽說法,從簡單的聽說練習開始,通過反復實踐和記憶形成一種語言習慣,促進他們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英語交流,逐步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加強學生的基礎訓練,提高口語能力;而對于基礎知識較扎實、英語口語交流較好的同學,可以使用認知法和交際教學方法,將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對話交流,培養完善的語言溝通能力,提高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
2.3實行開放式教學,按基礎分班管理
在我國的應試教育大背景下,學生的英語學習可以追溯到小學、中學時期,但由于地域發展、師資水平等原因,孩子們掌握的知識、英語的口語能力差異較大,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高職開學后,對新生進行英語基本知識的考試是必要的,不僅僅是筆試,也要包括口語和聽力測試。然后,根據測試結果分班教學,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在后期的教學過程中,還應根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程度對分班進行調整,以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應用語言學的誕生,為高職英語教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理論支撐。在社會需要更多高素質的英語人才的今天,我們需要在應用語言學理論指導下不斷進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找到一個適合我國高職生的英語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陳艷君. 基于本土視角的中國英語教學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2]陳晶晶. 原型范疇理論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6.
[3]朱勵奮. 圖式理論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