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開展,素質教育理念開始逐漸深入人心。數學作為高中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邏輯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高中數學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這就使得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與發展迫在眉睫,教師可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構建數學情境,采用多媒體教學等方面進行改革嘗試,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方式;改革;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0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21
一、引言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開展,促進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特別是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給高中數學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逐步做到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不斷凸顯學生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二、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傳統的高中數學一般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為前提而開展教學活動的,這就使得高中數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呈現機械性的特點。數學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一站到底,一講到底的現象比比皆是。但是,這種課堂教學效果是不太理想的。由于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較,其更具有抽象性,所以單純依靠教師講解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需要逐步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效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傳統的高中數學大多是以學生被動學習為主,這就會使得學生在具體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為了有效改善這種教學情況,教師就需要逐步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逐步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讓學生從要我學逐漸向我要學轉化。
三、強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有效方式,能夠讓教師發現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從而做到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學生能夠通過教師所提的問題來有效激發自身的求知欲,通過回答問題來獲得良好的成功體驗。教師在與學生合作交流探討問題的過程中,能夠營造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但是,教師在具體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雖然要逐步改變傳統一講到底、從不與學生交流的局面,但也要適當控制好提問的時機,問題不能太多,要切中肯綮,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方便學生的理解。教師需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同時結合高中數學的具體教材知識,從而將這些現象轉化成一些有用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認識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與學生在交流討論問題的過程中,也強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營造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構建合適的數學教學情境
高中數學是初中數學的進一步深化,相對于初中數學來講,高中數學更具有抽象性,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需要構建合適的數學情境來開展課堂教學,讓學生在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下學習數學。教師構建數學教學情境時,可以首先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介紹數學學科的發展歷史,闡述數學在社會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作用,進而研究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
除此之外,教師在具體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多為學生講述一些數學故事來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與此同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概率部分的知識時,因為學生有時難以區分開隨機事件與必然事件,所以單純講授概率的基本概念是遠遠不夠的。許多學生認為天氣預報是非常準確的,所以天氣是必然事件,但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通過自身的教學經驗積累來為學生講述天氣預測的科學理論,讓學生能夠從本質上區分這兩個概念。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某一時間段內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最后總結相應的觀察結果,這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概率方面的知識。
五、采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
在高中數學中,幾何知識點在教材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幾何知識考察的是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在具體開展高中數學的幾何教學時,往往需要運用直觀教學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教師既可以采用實物直觀教學法,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法。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高中學校的軟硬件設施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許多高中學校都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投影儀等現代化教學設備。
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利用這些現代化多媒體設備來引導學生更加直觀地進行數學學習,特別是學生在遇到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問題與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原本只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來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立體幾何這一課時,由于這個課時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思維轉換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而學生由于接觸這個知識點的時間還比較短,所以還沒有培養出完整的思維想象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來將幾何的整個空間轉換過程呈現在學生眼前,逐步培養學生的立體幾何思維能力,強化學生對空間圖形的理解與記憶。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方便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與理解,有效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了學生數學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開展,也促進了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和發展。高中數學教師在這種教學環境之下,需要逐步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規律與經驗教訓,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記才.淺論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J].中國校外教育,2010(11):75.
[2] 李德琳.淺論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5):161.
[3] 譚均.淺談高中數學教學方法之改革[J].才智,2013(33):190.
[4] 焦永寧.探究高中數學的創新教學方式[J].學周刊,2014(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