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助校企合作,根據PDCA循環原理,設計課程《藥品推銷原理與技巧》三層階梯式的教學模式,用以培養學生,研究社會需要、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PDCA循環;教學模式;《藥品推銷原理與技巧》;三層階梯式;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52-0267-03
一、研究思路
近幾年,社會對高技術、高技能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大,而欠發達、欠開發地區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卻正面臨辦學經費投入不夠、資源短缺、學生就業工作推進難度大的困擾,這說明就業機會是有的,但辦學要符合市場需求。而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的質量持續改善模型,又稱“戴明環”,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最有效、應用最廣泛的質量管理模式之一。
所以,本文以我校中藥制藥技術專業的《藥品推銷原理與技巧》課程為例,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把企業專家實踐經驗強和學校教師理論知識扎實的特點結合起來,以學生為主體,學校和社會緊密結合,應用PDCA循環原理,設計優勢互補的三層階梯式的教學模式,希望對學生實現校企德育共育、知識共育、技能共育,借此拓寬學生的就業平臺,最終幫助合作企業選拔出符合企業用人要求的人才,幫助學生明確就業方向。
二、研究方案
本教學模式以一年為一個循環,分P、D、C、A四個階段,其中D階段分三個層次,每層次按P、D、C、A四個環節進行考核。在實施過程中,隨時檢查、總結每個環節,實施結束后,總結修訂培養方案,進入下一年實施。即在一個循環中,逐步解決一些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又逐步解決遇到的新問題,使教學隨時符合社會需求,畢業生適合實時的市場需求。本教學模式首先在我校2015屆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實施。
1.P階段(教學準備)。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課程《藥品推銷原理與技巧》的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課程計劃,具體如下。
課程標準:培養適合企業用人標準的藥品營銷人才。
課程內容:按企業用人標準優化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分成三級,即初級醫藥代表(終端醫藥代表)、中級醫藥代表(地級辦事處主管)、高級醫藥代表(地級辦事處經理),按級別設置培養內容,進行培養。
課程計劃:以工作實際的需要,安排教學進程,分級進行培養。
2.D階段(教學實施)。P階段準備好后,學生自愿選擇加入實驗樣本組或對照樣本組,按5—10人自由組成團隊;另選拔5—8名學生組成學生考核小組,校企雙方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和教師考核小組。
(1)第一層:初級醫藥代表培養,時間一個半月,要求的培養內容如下。
德育:熟悉公司相關管理制度;明確工作職責;了解企業文化;加深思想政治理論與職業道德。
知識:掌握公司概況;熟悉醫院目標管理和國家相關藥品營銷的法律規定。
技能:掌握初級營銷知識與技巧、產品知識;具備相應的職業體能。
初級醫藥代表崗位模塊的教學培養結束后,采取互評方式進行考核,從出勤、平時表現、實訓表現、自信心、合作性、自主性、領導性、活躍性、責任感和組織性等10方面評分,每項10分,共100分。其中“自我評分占20%、本組評分占50%、學生考核組評分占10%、教師評分占20%”,按分數高低排名,選拔50%左右的人進入中級醫藥代表崗位模塊的教學培養和考核,其余的只參加中級醫藥代表崗位模塊的教學培養,不考核。
(2)第二層:中級醫藥代表培養,時間一個半月,要求的培養內容如下。
德育:熟悉企業文化,制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公開演講技能、解決問題的程序與方法和有效激勵隊友的能力;學會績效考核方法與技術、經費預算管理、區域銷售計劃的制定與有效執行。
知識:掌握區域市場環境分析方法、區域市場開發與管理、藥品招標與集中采購技巧、營銷通路建設與管理等相關知識。
技能:掌握基礎銷售管理、銷售輔導與協同拜訪;能進行銷售技巧培訓,協調好公共關系與政府事務。
中級醫藥代表崗位模塊的教學培養結束后,考核采取實訓演練的方式,按PDCA循環的方式進行,其中P環節占20%,D環節占50%,C環節占10%,A環節占20%,共100分。進入中級醫藥代表階段考核的同學,每5—6名同學自由組合,以《向醫院推銷》為主題,做一次模擬銷售,由學生和教師考核小組共同評分,滿分100分,按分數高低排名,選拔50%左右的人進入高級醫藥代表崗位模塊的教學培養和考核,其余的只參加培養,不考核。評分細則見表1。
(3)第三層:高級醫藥代表培養,時間一個半月,要求的培養內容如下。
德育: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行動方案的執行、監督與修正;熟悉組織行為學和激勵考核方法;理解專家拜訪、學術會組織的意義。
知識:掌握產品市場開發與策劃、如何成功上市新產品、微觀市場的開發與管理;熟悉藥品招標與集中采購技巧、醫藥市場環境與醫改政策。
技能:能對營銷團隊進行建設與管理、綜合能力培訓;掌握銷售心理學,處理好公共關系與政府事務,組織、策劃、實施學術會議。
中級醫藥代表崗位模塊的教學培養結束后,考核采取實戰演練的方式,考核按PDCA循環的方式進行,其中P環節占20%,D環節占50%,C環節占10%,A環節占20%,共100分。進入高級醫藥代表階段考核的同學,每5—6名同學自由組合,策劃并實施一次銷售活動,銷售產品為通用名稱相同的3個不同品牌的藥品。由學生和教師考核小組共同評分,滿分100分,按分數高低排名,評選優秀銷售團隊一組,對前6名同學進行表彰,并推薦表現優秀、有意愿的同學,在雙向選擇的前提下進入合作企業工作。評分細則見表2。
3.C階段(全過程效果評價)。由校企雙方組成的教學團隊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共同對學生進行綜合的全過程效果評價,幫助合作企業選拔出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人才,幫助學生明確就業方向。
4.A階段(修定培養方案)。由校企雙方組成的教學團隊用二個月左右的時間,共同修定本培養方案,為下一年度的人才培養做準備。
三、研究結果
1.在上述三層階梯式培養過程中,根據適合、愿意做醫藥產品銷售工作的程度,逐層選拔學生,直至進入高級醫藥代表的培養階段,其余的學生則在相應的層次采取對照教學,最后高級培養階段表現優秀的學生推薦到合作企業工作,學生普遍反映這種教學方式較好。從表3中,可以看出兩種樣本都有較大提高,其中對照樣本主要在理論方面提高較大,實驗樣本在理論方面提高的同時,實戰技能提高較明顯。
2.高級評價環節,通過醫藥產品銷售實戰考核,學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發現了自己的優點,體會到理論知識與實際銷售中存在的差距,實際銷售中得到的經驗,書本中學不到,在實際銷售中得到了更多的成長,學生反饋良好。
3.通過三層階梯式培養后,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實驗樣本組學生的綜合評價分數都比對照樣本組的學生高;在實驗樣本組待的時間越長的學生,分數越高。綜合評價分數較高的學生,都已被合作企業直接錄用。在三層階梯式的培養方式中,加入選拔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和創新性,更能優勝劣汰,選拔出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
4.從表4比較得出,參加研究的學生,在實習崗位的選擇上,選擇藥品營銷崗位的人數比上兩屆明顯增加;在就業方面,選擇藥品營銷崗位的人數比上兩屆也明顯增加。說明對課程《藥品推銷原理與技巧》的研究符合市場需求,選擇、就業藥品營銷崗位的學生增多,就業渠道增大,達到預期效果。
四、結論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運用PDCA循環原理,設計的課程《藥品推銷原理與技巧》的三層階梯式教學模式,是持續的教學研究改進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就業理念得到了實質的提高,為校企合作、開拓學生就業渠道,積累了一些經驗。在行業專家的幫助和我們的繼續努力下,我校2016屆、2017屆藥學類專業的課程《藥品推銷原理與技巧》全面推行了這種研究模式,頂崗實習、就業選擇藥品營銷崗位的學生比率持續保持在35%左右。
本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培養,具有針對性,貼合社會需求,希望能為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盧海莎,陳青,顧明,陳宓.“S-ESE”人才培養模式框架下校企合作共建《藥品推銷原理與技巧》課程的教學模式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
[2]曹文靜,鄧暑芳,陳蘭英,黃麗娟,李小英.校企合作“四步曲”教學模式在護生實習前強化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6,(7).
[3]金麗娟,王信洋,吳鐘毅.高職院校酒店管理校企合作模式創新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