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敏
摘要:將多媒體技術恰當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應注重課堂的實效性,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同時運用多媒體的軟件和硬件,促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整體的數學學習效果。本文探討了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技術;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做到數與形的結合、音像與形的兼備,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掌握,把有意識地學習和無意識地學習有效地結合起來,既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學習,具有它獨特的優勢。
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其優勢主要表現為:一是借助多媒體技術,使得數學課堂環境得以優化,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更濃烈的學習興趣。在多媒體設備的應用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數字游戲,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各個知識點。二是在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下,師生之間的關系更為融洽。除了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課件外,教師還可以將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上傳到班級網站上,方便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三是多媒體技術給小學數學教育帶來更多的資源,其能夠與互聯網技術結合,實現檢索,獲得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的內容。
2 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1利用多媒體導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因為感興趣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因而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上好一堂成功的課鋪下了基石。利用音樂、視頻、圖像等手段烘托課堂氣氛,為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供特定的情境,針對小學生對奇聞軼事感興趣的心理特點,播放故事短片,激發聯想。這樣,我們導入新課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使信息技術與我們的課堂教學緊密地聯系起來,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服務。
2.2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情境教學就是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教師恰當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生動形象直觀為主體的教學場景,激發學生主動求知和探索的興趣,是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創設學習情境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途徑。能將難以用語言清楚準確地表達的數學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論、復雜的空間結構,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影像配音等各種多媒體手段,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身臨其境,創設出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中進行著情景交融的學習活動。如學習圖形之間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等變換關系。用多媒體創設教學的場景,使靜態的知識動起來,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所學的內容。
2.3利用多媒體教學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形象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小學數學中的部分教學內容,如教本上的示意圖,由于圖太小,無法在課堂上展示,學生分不清楚,說不明白。如果用直觀學具來觀察,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課上教學時間不足,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輔導,費時費力,效果不佳。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則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解決“行程問題”的一題時,如“一列火車通過一座大橋,已知橋長和車長,火車的行駛速度,求通過的時間”時。學生們不但要理解火車所走的路程,又要弄清數量間的關系,理清解題思路和掌握解答問題的方法。由于內容抽象,學生很難想象。只憑老師在黑板上畫和用語言講解也很難弄明白,此時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幫助學生觀察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數量關系,理解題意;利用動漫效果使火車運動起來,線段隨著火車的移動而移動,并添加一些效果使不斷增長的線段閃爍,學生能很清晰地感受到運動的整個過程,在此基礎上弄清了火車所行駛的全程這一抽象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了火車過橋動態過程,形象直觀地把運動過程呈現給學生,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營造出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置身于所創的情境之中,達成了教學目標。
2.4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穩定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營造廣闊的學習空間,雖然難度很大,但是有了多媒體技術的幫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中,為了講授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時我是這樣的設計教學情境的。師:“同學們,剛才通過觀察發現了不管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都有3 個內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呢?你能獨立思考,想出辦法像老師一樣把他們的度數和找出來,展示給大家嗎?”(課件演示)把三角形三個角剪下來進行旋轉平移拼成平角,從而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 度,展示給同學們看。同學看完課件演示后積極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派代表匯報。在這里利用多媒體演示,開拓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通道,激發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趣。學生們通過積極自主的探究,創造出了多種方法。有的學生說:可以把三角形三個角折一折拼成平角;有的學生說:可以用量角器量出每個角的度數在進行加法計算,算出度數和;有的學生說:把一個長方形沿對角線分成兩個三角形。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內角和等于360°,一個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這樣一來,促使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進行再創造,從而實現了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
總之,在小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是現代教育不斷進步的重要體現。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狀況,充分突出多媒體技術的各項優勢,從而進行合理的情境創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做好反饋工作,針對多媒體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并加以改良,從而使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雷利華.探索微課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11)
[2]王衛東.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探討[J].新校園(中旬).2016(03)
[3]丁小榮.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研究[J].新課程(上).2016(08)
[4]郭瑋.關于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上).2015(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