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付才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六年級階段的學生應該需要有很大的突破。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以后中學的學習,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還要適當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地學習。
關鍵詞:六年級;語文閱讀能力;提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們只有在閱讀中,才能了解生活的真相,感受到每個國家的豐富文化。六年級的學生處于發展階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書籍。六年級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發展語文閱讀能力呢?
一、六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1.1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
在當代社會快速發展的影響下,人類閱讀方式越來越多,除了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接受閱讀教學外,還在圖書館借閱了豐富的圖書,同時也通過各類電子數字移動終端閱讀電子書。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娛樂形式已經變得多元化,因此淹沒了小學生閱讀的興趣。
1.2老師對學生沒有明確閱讀目標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課上,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沒有通過一堂閱讀教學課明確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沒有對每堂閱讀教學課做出真正意義上的明確細分、更沒有層次的遞進,而老師的指導太多,教材的限制,都是造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難以有效實現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消弱了學生在教學中處于的主體地位,從而磨滅了他們對閱讀和學習的興趣。
二、提升六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
2.1引導學生個性化朗讀和背誦
對于目前的小學生來說,由于壓力大,需要教師創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快樂地閱讀,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自然與生活,并發表讀后感。閱讀的根基就是字、詞、句,學生只有連貫的閱讀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在六年級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首先老師應該注重生字詞的聽寫,在閱讀之前,教師對上堂課學到的生字進行聽寫,幫助學生能夠理解字詞,其次,教師要抓好詞句訓練,古詩詞是句子的精華所在,教師應該講解其中的含義,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經常積累。例如:《石灰吟》,教師可以對詩中的“吟”、“若”等字進行講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好地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
2.2探索性閱讀,提升閱讀水平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堅持以個性化教學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將探究式教育納入教學過程中。探索性閱讀需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要求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充分和文本展開獨立對話,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閱讀中,強調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和中心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實現學生的自我完善,豐富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例如,在學習《姥姥的剪紙》這一課時,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姥姥的剪紙有什么特點?姥姥為什么要用剪紙牢牢地拴住作者?你覺得姥姥是怎樣的一個人?”然后讓學生們利用自我探索,小組合作等來閱讀文本,抓住關鍵詞,如描述奶奶剪紙的高超技藝等詞語進行品讀、感悟。最后,學生通過閱讀,不僅了解了課文的內容,還從文字中感受到祖母的聰明才智,勤勞善良及對我濃濃的深情,能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悟到作者對姥姥的思念。讓學生學會可以用言語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世界。
2.3組織合作式閱讀,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備受教師青睞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素質。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小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討論會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例如,在教學課文《丑公主》時,由于課文中的人物比較多,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很容易混淆。老師可以讓學生以組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學生組可以在課前分配好人物角色,并制作出相應的道具,如國王戴個皇冠,公主戴個花環等,以便于學生分清人物角色。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合作表演課本劇,讓其他的同學說一說看過這個表演的感受,并選出最佳的演出組。這種教學方式將會使學生能夠在課下進行主動閱讀,,了解角色的人物特征,掌握文章的整體方向,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動力,同時幫助學生發展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增強語文課堂的樂趣。
2.4擴大閱讀范圍,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僅靠課堂上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課外,給學生更多的閱讀空間,擴大視野,增加知識量。除了閱讀教科書以外,教師還應讓學生閱讀一些報紙雜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書籍,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小學生處于發展時期,充滿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師應充分利用孩子的這一特點,讓學生走出課堂,感悟生活,體驗自然,對學生今后的閱讀會有很大幫助。例如《山中訪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爬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一山一水、一花一樹,都變成了有生命的人,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就能感受到生命的輪回,世事的變遷,從而更好地融入到生活和學習之中。
2.5鼓勵學生提取優詞佳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閱讀和寫作是互補的,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把文章中的優詞佳句摘錄下來并鼓勵學生在平時早讀課或者課后時間經常讀這些句子,并將其應用于書面上。將這些優詞佳句,用在自己平時的寫作中,從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績。
結束語:
六年級是小學的終極階段。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也體現在這個階段。在升學壓力下,學習效果也在變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不斷改進,在這個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05)
[2]吳詩嵐.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3).
[3]陰艷紅.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3):95-95.
[4]胡小清.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藝術素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7(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