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令
摘要:武術自古以來就是十分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項目,它的動作具有剛性美感,健身效果明顯,并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所以受到了人們的青睞。特別是在2008年北京申辦奧運會之后,世界人民對中國武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初中生作為祖國的新生力量,在課余時間參加武術訓練,能夠強身健體、放松心情、充實生活,進一步提高祖國在同學們心中的地位。目前我國初中武術課余訓練現狀堪憂,甚至停滯不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素質教育進程。因此,必須探索有效的策略,不斷推進武術的發展,提高全國武術課余時間訓練的普及率。
關鍵詞:初中;武術;課余訓練;策略
一、 引言
武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歷史悠久,是中華文化一筆寶貴的財富。武術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中華民族特色鮮明;體現了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崇尚禮儀、樂天知足等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應該主動承擔起弘揚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重任。初中生承載著發展祖國的重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繼承者。
二、 初中武術課余訓練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武術事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專業武術人才的儲備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數量,同時自己也摸索出了相關針對武術培養人才的方案。在國家武術事業騰飛的背景下,再加上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深入,武術運動受到了廣大初中生的喜愛,自然而然各種武術輔導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然而,目前我國初中武術課余訓練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導致武術訓練的普及率提高得較慢,發展受到制約。
(一) 各地初中生武術課余訓練發展不均衡
一些傳統的武術強市武術普及與發展得比較好,然而一些發展落后的農村武術普及與發展就比較慢。地域的差別使得相對偏遠的中學無法滿足武術課余訓練的要求,有的甚至連正常的武術課堂學習都無法開展。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初中武術課余訓練的全面與平衡發展。
(二) 部分老師和學生家長對于武術訓練理解上有盲點
許多教師與家長認為武術訓練就是學打架,學武術沒有用處,還會耽誤文化課的學習。教師和家長作為學生教育的主導者,他們的思想觀念對學生學習有著關鍵性影響。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吃不了苦,往往沒堅持多久便放棄了。
(三) 武術課余訓練的組織不合理
我國武術課余訓練沒有一個系統的訓練標準。初中生的訓練內容,課堂時間長短,強度大小,方法的種類等大都是隨著教練的主觀意愿而決定的。一旦學生們厭煩了單一的訓練模式,對訓練內容感受不到新鮮感,他們很快就會喪失對武術訓練的興趣。訓練體系不完備,訓練機制不健全,訓練的配套標準不規范,都從客觀上制約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 武術課余訓練沒有得到教育部門應有的重視
由于當地教育部門并未對訓練引起高度的重視,使得投入武術課余訓練上的經費較少,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并且難以得到及時解決,使得武術課余訓練的交流與比賽缺乏交流與溝通,管理部門的管理缺失,勢必引起學生的武術學習受到負面影響。
以上四點初中體育武術課余訓練的現狀,暴露出嚴重的問題。首先應該在思想上提高注意力,然后主動對武術課余訓練提供資金幫助,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現狀,促進青少年武術的全面發展。
三、 初中武術課余訓練策略
(一) 制定一套完善的武術課余訓練體系
要綜合課余訓練與初中生的特性,從而制定出適合的武術課余訓練方案,這樣能夠推進初中武術課余訓練的普及與發展。第一步,先籌備一套簡單的,實用性強與現代初中生特點相一致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動作規范程度、訓練程度進行考核,并頒發相應的登記證書,以激發學生對武術課余訓練的興趣;然后,要對武術訓練的標準進行設定,對于武術的理論、相關動作、培訓、技術、競賽等相關內容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引導學生的武術課余訓練走上正規的道路;此外,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引導初中生樹立健康第一與終身體育的觀念。
(二) 提高初中生對武術訓練的認識
提高初中生對武術的認識,可以讓他們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興趣,讓他們更了解自己學習的動機,從而提高他們武術訓練的效率。因此,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對武術訓練的認識。第一,通過科普雜志、媒體比賽等,讓學生了解武術;第二,多多組織相關活動、競賽,讓學生們在比賽中成長,在比賽中對武術有更深的了解。第三,在文化課中適當加入武術的內容,進一步加深對武術的了解與認識;第四,在文藝活動中,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有武術因素的節目,以此提高學生們對武術的熟悉程度。
(三) 完善武術課余訓練的組織
第一,要在訓練內容上做文章,將武術的健身性特點發揮到極致。武術課余訓練應該包括身體訓練、技術訓練、心理與智能訓練等。與此同時,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要夯實他們的訓練基本功,多多培養他們對于長拳套路,對練套路的認識。其次,改革與創新訓練手段,提高訓練的趣味性。可以通過音樂與武術動作相結合,以培養興趣為重點,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此外,還要正確處理好武術課余訓練與學習的關系。不能為學生安排一些難度較大,時間過長的訓練項目,讓武術課余訓練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娛樂學生的身心。
(四) 各地教育部門與予以重視
在武術課余訓練方面,相關教育部門一定不能輕視,要多把心思放在武術訓練上。改善師資力量,完善教材,提供相關場地,配套基礎設施,為學生訓練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在武術訓練模式方面,相關部門應該加以政策引導,對訓練內容與訓練方式不做硬性規定。另外,在中考中加入此項內容對于促進武術課余訓練的良性發展也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四、 結語
武術是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要重視武術課余訓練,從而讓這項體育得到更好的發展,從娃娃抓起,從青少年練起,促進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 何艷強.武術教育中武術文化傳承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3.
[2] 董剛.傳統文化繼承對武術發展之需要[J].中華武術(研究),2011,(01).
[3] 崔志強.傳統武術技擊演進與發展的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