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緒
【摘要】在民辦高校日常管理活動中,學生干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組織凝聚、榜樣、橋梁作用,因此,加強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極大限制了學生干部作用的發揮,也影響到學校日常管理質量。對此,文章就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創新策略展開了全面分析。
【關鍵詞】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創新策略
一、前言
學生干部來源于學生,又比普通的學生承擔更多的義務、權利,在民辦高校日常管理中,學生干部是一支十分重要的管理隊伍,其綜合素質會對學校的管理質量、學風建設帶來直接影響,因此,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學生干部隊伍顯得很有必要。由于民辦高校學生與其他高校的學生相比較,有一定的特殊性,喜歡張揚個性,但是綜合工作能力有所不足,整體素質比較低,所以注重學生干部培養模式的創新十分重要。
二、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重要意義
首先是橋梁作用。民辦高校可以通過學生干部,將一些決策、信息、要求等傳遞給全體學生,同時也能對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意見進行整合,反饋給學校。學生干部的身份具有雙重特性,一方面他們具有普通學生的身份,與其他學生一起生活,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干部是學校管理者委托其對普通學生進行組織、管理的實施者。學生干部對學生比較了解,可以及時、準確地將學生存在的問題反映給教師、學校,便于教師、學校進行處理,從而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其次是組織凝聚作用。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學生干部是輔導員、學校管理者十分得力的助手。學生干部與其他學生生活、學習在一起,相比較輔導員、學校管理者,學生干部更容易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輔導員和學校管理者通過學生干部可以順利將相關工作落到實處,學生組織工作更容易獲得效果。同時學生干部還可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增強學生的凝聚力,促進良好學習局面的形成。
再次是榜樣示范作用。在民辦高校中,學生干部大多是通過教師、學生推薦選舉出來的,在各個方面都比較優秀。學生干部本身作為學生中的翹楚,更應該在工作、學習、生活、活動等各方面發揮自身的旗幟作用,為其他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
三、當前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干部培養方案不完善
對于民辦高校而言,在培養學生干部時,必須針對不同的專業培養不同的學生干部。也就是說在實踐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完善、系統的學生干部培養方案,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學生干部,滿足實際需求。但是在當前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過程中,還存在培訓方案規劃不全面的問題。首先是在進行培訓課程設置時,隨意性比較大,并沒有對實際工作需求進行分析,開設的課程以講座為主,其內容也大多是學生干部公文寫作、素質能力理論課程、禮儀講座等,缺乏系統性;加上在學生干部培養中,過于看重理論,忽視了實踐,最終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干部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求。
(二)學生干部激勵機制不完善
學生干部之所以參加學生干部選拔、培訓,一方面是真正想為同學做一點實事,另一方面是為了通過學生干部這個崗位來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為今后的就業積累一定優勢。但是民辦高校在對學生干部進行管理時,忽視了對學生干部的激勵,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干部辦事情,這就會讓很多學生干部覺得學校對他們的成長不關心,從而影響到學生干部的日常工作積極性。
(三)學生干部實際工作能力不強
對學生干部而言,領導力、執行力決定了其工作能否順利完成。而從當前民辦高校的實際情況看,學生干部在實際工作能力上還有所不足。首先,部分學生干部沒有良好的統籌規劃能力,無法有效地完成輔導員、教師分配的任務;其次,有的學生干部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遇到挫折、困難時,容易退縮,不愿意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再次,有的學生干部無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進行工作,仍然沿用傳統的方式,使得工作效率不高,無法及時解決相關問題。
(四)學生干部服務意識不強
在民辦高校中,學生干部不僅僅是學生群體中的優秀者,同時也是輔導員、教師的得力助手,所以其在學習上必須積極努力,在工作中則需要努力奉獻。但實際上,有的學生干部并沒有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沒有充分發揮其服務學生、服務教師的作用。加上當前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各個方面都有所不足,學生干部會產生付出、回報不成正比的感受,時間一長,其服務意識就會有所降低。
四、民辦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創新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學生干部培養方案
學生干部培養方案是學生干部培養的基礎、前提,其完善性、系統性是學生干部科學、有序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關鍵,因此,民辦高校必須結合學生干部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培養方案,從而滿足學生干部的發展需求。對于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學生干部,培養方案應該有所差異。首先是在課程設置上應該有差異。學生干部可以分為基層學生干部和高層次學生干部兩類。其中基層學生干部是各項工作的具體落實者、操作者,其課程設置應該包含理論知識與主題實踐,如藝術與手段、公文寫作等課程。對于高層次的學生干部,對其指導掌控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對其進行課程培養時,應該多設置一些團隊合作、樂于奉獻的理論、實踐課程,促進其綜合水平的提升。其次,應該打造相應的校外社會實踐平臺,讓學生干部有機會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進行實踐。學校可以不定期組織學生干部參加社會志愿者活動,如參觀博物館等,增強學生干部的責任感,培養其甘于奉獻的服務意識。
(二)制定健全的學生干部監督激勵機制
在學生干部的培養、任用中,對學生干部進行必要的考核、監督、激勵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對學生干部進行有效監督、考核,就會引發學生干部的一些不良習氣,影響到學校的管理效果。對此,可以實行內外兩種考核、監督方式:一是通過全體學生來考核、監督學生干部,根據學生的評價、意見來評估學生干部的服務質量、工作能力;二是通過學校管理者對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進行評估考察。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干部給予榮譽證書、推薦就業等獎勵;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干部給予相應的處罰,從而激發學生干部的活力。
(三)培養學生干部的實際工作能力
由于學生干部的實際工作能力會對各項工作的執行情況帶來直接影響,因此,民辦高校必須注重學生干部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一般而言,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涉及面很廣,如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所以必須針對學生干部的各個方面能力進行全方位培養: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保證學生干部的溝通橋梁作用能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其心理承受力,確保學生干部不會在遇到困難時退縮;培養其良好的解決問題能力,保證在遇到問題、困難后,能保持冷靜,合理、科學地分析問題,并針對性地進行解決。這樣才能促進民辦高校學生管理質量的提升。
(四)增強學生干部的服務意識
學生干部應該不畏辛苦,認真負責,這就要求民辦高校特別注重學生干部服務意識的培養。一方面,在選拔學生干部時,應該盡量選擇那些服務觀念強、積極性高的學生;另一方面,教師、輔導員應該多與學生干部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學生干部明確自身的責任、義務,真誠地為學生、教師提供服務,同時要及時反思自身的行為,聆聽學生、教師的意見,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身。教師、輔導員需要定期對學生干部的服務情況進行測評,根據學生的反映、考察來評估學生干部的服務觀念,對服務觀念不強的學生干部進行針對性的培養。
(五)提升學生干部的感召力
為了確保學生干部可以有序地落實各項工作、任務,需要提升學生干部在學生群體中的感召力,保證學生干部能通過自身的言行帶動學生。因此,民辦高校還需要注重學生干部感召力的培養。在工作中,學生干部應該做到心胸寬廣,勇于聽取不同意見,在處理問題上,能做到公平、公正;同時,民辦高校要培養學生干部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的良好作風,要充分發揮其帶頭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學生的知心人、教師的合作伙伴。在實際中,還需要培養學生干部良好的道德審美素養,保證其與人為善,對人慷慨,處事果斷,熱情樂觀。緊密結合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內容,指引學生干部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從而為其他學生樹立健康、良好的榜樣。
五、總結
綜上所述,民辦高校創新學生干部培養策略的關鍵在于增強學生的自主權,要全面培養學生干部的自強、自學、自教、自理精神,積極為學生干部提供良好的鍛煉實踐機會,一方面促進學生干部綜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干部日常工作的開展,并且符合今后人才培養的需求,有利于學校整體辦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單羿.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培養及使用探析[J].亞太教育,2016(10):222.
[2]馬彬,梁博,胡靖怡.淺析大學生學生干部的培養與使用[J].技術與市場,2016(02):154.
[3]呂曉安,王海青,熊雪.淺談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培養與使用[J].亞太教育,2015(06):249.
[4]崔舒鵬,張素敏.高校班級學生干部培養的標準及路徑探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6,26(03):12-15.
[5]李光富,李姍姍.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模式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5,31(06):26-27.
[6]唐杰.高校學生干部領導力存在的問題與培養建議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5(07):31-32.
[7]李春燕,劉強.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與管理考核工作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