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萍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當代小學生的心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語文學科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高度統(tǒng)一的學科,在融合心理教育理念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心育理念 有機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056-01
健康的心理素質,會使學生受益終生。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融合心育理念?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
和諧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是學科滲透的關鍵。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
筆者在教學蘇教版第七冊《春聯(lián)》一課時就把書中出現(xiàn)的五副春聯(lián)以及學生帶來的春聯(lián)張貼在教室的黑板上、門上、窗戶上,營造了歡樂喜慶的氛圍;和學生一道理解誦讀一批名聯(lián),給聯(lián)子“找搭檔”,給殘聯(lián)補充內容,探討“對仗”是怎么回事,并當堂寫春聯(lián)、送春聯(lián)、編春聯(lián)……整節(jié)課學生們都很投入,教室里洋溢著暖暖的春意,學生心中充滿著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師應努力營造和諧的學習氣氛,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產(chǎn)生一種自覺進取的健康心態(tài),學生個性品質也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二、挖掘潛在的心理因素
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發(fā)現(xiàn)語文教材中暗藏的心理教育良機。
從勵志學畫的徐悲鴻;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等愛國者的行動中培養(yǎng)愛國之情。
從充滿詩情的《九寨溝》、自然奇觀的《霧凇》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花瓣飄香》、《誠實與信任》中感受人物的心靈美。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品味、體驗,陶冶情操!
三、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
(一)學會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目前在校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許多學生自私自利,我行我素,唯我獨尊,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采取合作式學習,鼓勵學生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合作,不僅能促進知識技能的學習,還有利于目標分享,信任與責任感等方面的社會學習,形成競爭與合作并存的人際關系。
(二)體驗成功,形成學生的自信情感。
自信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它能將人的一切潛能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并達到最佳狀態(tài)。
在教學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學會說“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難”,并創(chuàng)造機會,適當降低難度,使他們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鼓勵閱讀,形成學生的健全人格。
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個廣闊而深邃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有機會去認識善良、勇敢,熱愛自由,追求真理,追求正義,認識到生命的神圣、個體的尊嚴、自由的無價,為個性發(fā)展儲備下必要的精神食糧。讓學生更廣泛地閱讀,通過閱讀健全自己的人格,讓自己成為一個理想純潔、內心充實、精神豐富的人。
四、在語文教學中融合心育理念時需注意的問題:
(一)言傳身教
教師作為教育實施的主體,其自身的素質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很難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學認識的教師,能夠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所以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充分發(fā)揮教師自身的主動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學活動融合在一起。
(二)學法指導
小學語文學法指導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tǒng)工程,它的內容不僅僅是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而且還包括指導學生掌握對所有影響學習的因素進行有效調控的方法。特別是心理調節(jié)方法,它對學法指導有著特殊的意義,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對學習起著啟動、維持、強化作用,是影響學習的動力部分。
(三)性格優(yōu)化
所謂性格是表現(xiàn)在人對現(xiàn)實態(tài)度和相對應的行為方式中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針對少年兒童的可塑性的特點,通過語文課堂教學,開展對學生的性格優(yōu)化的滲透。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隨時抓住問題作為教育契機,開展生動、直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努力探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性格教育的途徑與模式。
(四)活動助推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愉悅性、自主性和活動性的特征,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它的開展,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新的渠道。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體驗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來源于生活,實踐于生活的基本道理。
(五)正確評價
教師評價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作為群體(班級)中的一員客觀存在的,集體的風氣如何,這個微觀的心理氛圍,對學生的精神風貌,對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是對學生實施正確評價的基礎,應貫穿于教學的始終。
五、結束語
讓我們共同見證健康而美麗的心靈之花在小學語文這方沃野上精彩綻放吧!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2]朱智賢《兒童心理學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09
[3]朱智賢《朱智賢全集》第一卷《中小學教育與心理》、第二卷《教育研究與方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