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了當前西藏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產生問題的根源即西藏高校對思想政治課程認知不正確、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流于形式、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資源有限、西藏地區的民族獨特性影響、自身的綜合素質不過硬、學生不重視思想政治學習。因此,只有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西藏高校 思想政治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071-02
西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當前我國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西藏地區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西藏地區的高校設置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處,在課程中設置相關課程,這說明西藏地區正在重視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正確地認識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提升課程開展的質量,促使該課程的開展達到課程的目標,仍然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的難點,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發現其中的問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以及教學效果。本人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的研究為契機,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總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較深入的分析。
1.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對思想政治課程認知不正確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具有較強的目的性,需要教師制定相關教學計劃,并且結合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教學的課程。思想教育課程需要與道德、法律課程相結合,同時在西藏高校進行教學時需要根據當地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內容,提升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效果。
但是,在當前社會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學生的思想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遇到較大的困難,教師對課程的認知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直接影響著課程的教學效果。
首先,當前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學生的思想道德受到了較大的挑戰,思想道德在經濟中產生了不同的作用。作為社會發展的未來力量,高校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發現社會中巨大的競爭壓力,因此會學習眾多關于商品交易的理論,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思想是否會受到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認識到外界思想對學生思想的影響,從而可以幫助學生在社會背景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但是,當前西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未認識到這一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多數都是根據課本中的內容進行教學,忽視了與社會背景的結合。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多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該課程在高校開展的目的不明確,對該課程的整體體系認知不準確,從而導致這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僅僅是照著課本的內容進行教學,不能夠對學生進行拓展教學,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影響著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
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西藏地區的政治制度也得到不斷地完善,人民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在此情況下,多種聲音和思想不斷地出現,在政治、經濟等方面,人民的觀念不斷的多樣化,從而導致高校思想政治課程開展的難度增加,同時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也增加。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認識到這一社會背景的變化,從而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多種問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2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流于形式
當前,西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并沒有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從而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核心指導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難以達到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目標。在西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缺乏統一的教學主題和教學目標,從而導致整個教學體系處于混亂無序的狀態,缺乏連貫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對學生日常的行為和思想無法進行指導。
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需要幫助高校學生學會面對社會,調節高校學生的心理狀態,讓高校學生可以能夠與社會進行溝通。但是,由于當前高校對思想政治課程的錯誤認識導致了教學該課程的老師忽視了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性,同時由于課程體系自身的問題導致了教師在教學時多講述表面知識,無法進行深入挖掘,整體的教學流于形式。
西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其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將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從而導致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地為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了解相關理論以及部分案例,并沒有將解決學生自身的問題作為課程中的一部分,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教師不了解學生的需求以及對思想政治教學的看法,從而導致了課程沒有實質性的意義。西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需要實施長效管理機制,改變當前教學的方式以及教學的特點,從而重視該學科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 充分發揮課程的實際作用,達到該課程的教學目標。
1.3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資源有限
思想政治課程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用到多方面的資源,教學過程中需要尊重西藏的民族特點,對當地的高校生開展正確的思想教育,避免對西藏地區的學生產生文化侵犯。當西藏地區高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高校的學生將不會受到相關的教育,那么必然將會對高校學生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綜合當前西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從總體上講西藏地區高校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學資源相對較少。首先,西藏地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結合西藏地區的文化環境開展,由于西藏地區獨特的民族文化導致了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但是我國相關的教育資源較少,難以提供可以參考借鑒的資料。同時,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西藏高校中缺乏信息化的平臺以及教育渠道,校園網的資源較少,同時難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在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時缺乏相關資源的支持,教育工作的開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2.西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
2.1西藏高校思想政治課程體系存在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整體體系設計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通常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理論、經濟理論、毛澤東思想概論等內容,同時會有學校開展時事與政策課程。這些課程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課時分配,保證高校生在大學期間將所有的課程學完,并且修得相應的學分,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校的課程安排來進行學習。但是,綜合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來看,課程整體的內容不夠全面,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進行深入教育,花費較多的課時來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教育,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法律知識的教育。在學生日后的生活過程中,學生必須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從而可以維護自身的基本權益。但是,當前高校非法律專業學生缺乏對法律知識的學習,高校忽視了安排相關的法律課程,學生也缺乏法律意識。在此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開展通常是從理論方式來進行的,缺乏與社會實際的結合,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弱,從而導致該課程體系的開展脫離實際,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開展需要提高學生的合作、奮斗精神,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并且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但是,從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課程開展情況來看,高校課程內容比例設置不均勻,課程內容呆板,導致學生都不會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從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設置情況來看,在文科專業中思想政治課程占據較大的比例,而理科專業中并不重視該專業。該課程的開展是針對所有高校學生的,而不是通過文科理科專業來進行區分,需要提升高校整體學生的綜合素質。
2.2教師整體素質較差
首先,思想政治道德相關教師數量較少。由于西藏地區高校在資源方面本身不占據優勢,教師的數量較少,無法滿足西藏地區高校的需求。在思想者政治教育工作中,相關結構的管理人員較少,同時缺乏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的輔導人員。相關課程的開展以及教育工作的開展都需要相應的教師來進行支持,但是教師資源不足是西藏高校的普遍情況,需要得到及時地改變。
其次,西藏地區高校的整體素質較差。為了促進我國西藏地區高校整體的發展,促使教育資源的平衡分配,國家重點推動了教育改革,但是西藏地區高校的整體綜合素質仍然較低,尤其是思想政治相關課程,教師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并且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在西藏地區的高校中,教師的整體素質較低,缺乏骨干教師,從而導致思想政治課程的整體效果較差。另外,當前互聯網迅速發展,大學生接受了多樣化的思想,高校教師需要及時地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解決當前大學生復雜的思想問題。由于部分高校不了解科技產品,缺乏基本的互聯網常識,與學生之間的代溝較為嚴重,從而導致了教學的手段落后,無法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教學的效果較差。
2.3西藏地區的民族獨特性影響
高校是對學生進行培養的地方,需要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高校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高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文化來進行,從而在尊重當地人民文化的同時進行科學教育。西藏地區具有豐富的宗教文化,對當地藏族學生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從而影響了藏族學生的地位方式,同時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出,西藏地區深厚的文化環境對學生有著較深的影響。我國尊重并保護宗教活動,由于藏族地區宗教文化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對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排斥。
另外,由于藏族特殊的民族文化,當地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原生性的思想,這是由于藏族地區多年來的環境影響。因此,當地人民非常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重視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新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社會、政治、經濟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西藏地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考慮在商品經濟情況下如何幫助西藏地區高校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讓西藏地區的高校生考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社會的發展以及自身的價值觀的建立。
另外,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考慮到西藏地區特殊文化之后會減少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忽視對學生的管理。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認識到西藏文化對教育的促進作用和限制方面,從而幫助西藏地區擺脫落后的狀況。在思想教育工作當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主動地去認識主流文化,并且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正確地認識民族之間的關系。
作者簡介:
旦增平措,男 ,1974年7月出生,學歷:大學,職稱:副教授,單位: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