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德育教育也開始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學生的品德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學校教育的宗旨首先應當是育人。體校在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的同時,首先要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培養成為有高遠志向、基礎扎實的有用之才。
關鍵詞:體校;學生;德育教育;工作
在我國社會體制和經濟發展發生巨大變革的當前,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國際經濟文化通過各種媒體零距離交流的同時,一些負面的和腐朽的思想也給學生的思想觀念帶來了沖擊。打架、吸毒、跳樓自殺等現象不斷發生,這都加大了當前體校教育工作的難度。因此,體育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以人為本,加強學生行為規范教育,促進學生良好行為品德和體育道德的形成。
一、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
體育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注重校園文化對學生品德行為的滲透作用,把德育教育作為體校教育的主體,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良好人格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把育人作為體育教育的重點。學校每年可以開展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比如感動校園優秀人物評選、校園書香節、德育主題文藝匯演等活動。在各項大的體育賽事備戰之前,學校還要根據本校的特點,以備戰奧運或喜迎全運會為主題展開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從而使學生在競賽中體會到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增強團隊意識,在專業教學和賽事活動中滲透德育。其次,德育工作應該在專業課程教學活動中進行,教師要把德育滲透到具體學科教育中。比如,教師可以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結合體校的專業特點和學生未來發展情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榮譽感方面的教育。教師要在專業運動訓練課程中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敢頑強、果敢堅毅的品格,克服學生的急躁情緒,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語文、數學、英語等主修學科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固有的特點,在傳授知識內容的同時,把德育工作進行巧妙的滲透,因勢利導傳播正能量。比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具有愛國精神的詩文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教師可以通過傳統文化的教育,激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 充分發揮教師人格魅力,營造和諧教學環境
情感共鳴是德育教育的關鍵所在。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往往是通過共同達成訓練目標而建立的。除了知識傳授、目標達成外,師生還需要在生理上、安全上以及歸屬感和尊重等方面的交流。師生良好的情感溝通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和尊重,從而產生一種愉快、安全的情緒體驗。這種情感體驗,是師生間建立起和諧、信任關系的基礎,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想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就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與學生的互動交往中,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嫻熟的專業才能,以及優雅的儀表儀態來取得學生的信任和好感,從而帶動學生的價值觀取向。這是對學生德育教育最直接和直觀的方式方法,是其他教育途徑很難達到的。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正處于極強的模仿階段,容易受到榜樣的影響。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來獲取學生的尊重、敬仰,把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行為作風自然而然地灌輸給學生,從而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另外,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中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學習效率也會得到顯著提升,心理潛能能夠得到充分的挖掘。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友愛寬容的教學環境。教師一個贊許的眼神和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能夠讓學生充滿信心、斗志倍增。這樣更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和良好品質的塑造。
三、 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
以往的德育教育多是就事論事,以任務為教育的核心,沒有掌握學生的心理,分析學生的思想,所以體校德育教育工作也沒有顯著成效。學生是體校德育教育的主體,是一個具有不同思想意識的活生生的人。體校的德育工作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將關心、尊重、理解學生作為德育教育的活動準則,把過去的管、罰、卡轉變為疏、導、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與需求,結合當前時代特點,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深入的了解和仔細的研究。在當前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信息以及其他媒體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學生的頭腦既簡單又復雜,心理情感超越了生理年齡。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學生不能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往往只看到問題的表面現象,有些問題朦朦朧朧,似懂非懂。教師如果不進行深入研究,德育教育就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難以得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師的德育教育工作要結合時代特點,有針對性的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師要通過制定出有效的規章制度和評比方案來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比如教師可以采用“校園文明之星”、“五星文明宿舍”等形式,推動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規范行為習慣應該從學生的學習、生活抓起,從每一件小事抓起,培養學生嚴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學生只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這將成為他們一生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總而言之,體校德育教育工作要緊跟時代的腳步,真正掌握體校生的新特點,面向新世紀找出新問題,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深入了解和研究。教師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科當中去,充分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在教學過程中用教師的行為去影響學生,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采用有效的評比方法,促進學生規范行為的養成,提高體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林霖.淺談體校德育工作的開展[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2):155-157.
[2]全曉萍.體校學生德育工作淺見[J].科技信息,2016,(21):597.
[3]鮑宇,郝煥權.關于在體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5):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