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軍
摘要:中學物理作為義務教育中的基礎學科,主要是啟發學生的理科思維,對物理有著定性的認識。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初中物理教學也要進行改革,進而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出優秀的物理人才,本文分析中學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旨在提高中學物理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學;實驗教學
一、 引言
中學物理作為高中物理的基礎,必須要打好學生中學物理知識的基礎,這要求中學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要有一定的提升。中學物理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由于教學方式和學生自身素質等多方面的問題導致中學物理教學質量低下。本文就此提出教學中的問題并給予對策分析。
二、 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課時少
一般情況下,學校的物理課時是根據教育廳頒布的課時標準進行的,但教育廳頒布的課時標準存在著物理課時少的情況,而且課時標準并不一定適合學校的情況。許多學校執行教育廳的課時標準,使物理教學的課程不能及時地完成。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這也使物理教學的課時減少,導致學生在物理課外學習的時間少,知識不能經常地復習,造成了物理教學質量的低下。
(二) 無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思維發散的重要手段。由于實驗室的資源缺乏,教師本身對于實驗課的不重視導致上實驗課時,教師表演,學生觀看,學生沒有動手操作的過程。有的教師是直接講解,把實驗結論告訴學生。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差,對于問題不能及時地發現,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沒有起到提升的作用。
(三) 教學方法的問題
中學物理教學依舊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看,沒有提問、思考和討論,教師認為教學的內容過多,沒有必要耽誤教學時間,這樣講解知識,使學生成為“存儲器”,不能真正地理解課堂上講的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種打擊,剝奪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使學生失去學習物理這門知識的興趣,學習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四) 沒有課前預習
預習是學習新課程的有效方式,在預習了新課的前提下,學生能夠和老師進行明確的課堂交流,并且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占有主動性。大部分的教師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直接開始講新課,這樣導致學生對課本的知識內容理解不夠,對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不能更好地吸收。學生在沒有或者是短暫預習的情況下,對于知識的理解不到位,降低了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 物理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一) 增加物理教學課時
由于中學物理教學的課時少,并且教學的內容較多,這樣導致物理教學質量低下。增加物理教學課時應該分為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學校應該根據校內物理教學課時的數目和物理教學的效率,對物理教學的課時進行調整,學校的教學要有自主性,不能完全地按本照搬,對于物理教學課時少的情況應該酌情增加課時。其次,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提高教學的效率,讓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提高。還要加強老師的備課,在課堂上老師教學的時間等進行合理的把握。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營造學習的氛圍,有利于中學物理教學工作的進行。
(二) 建設并完善實驗設施
學校要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加大對實驗設施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實驗設施,為學生提供物理實驗的平臺。對于物理實驗的課程要增加,并且為學生留下物理實驗項目,通過小組的形式完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教師對于物理實驗課程要給予重視,不能按照陳舊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要以學生為主,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學校要對教師的實驗技能進行培訓,保障學生在做危險實驗過程中的安全。建設完善的實驗設施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三) 教學方法問題的對策
教學的方法是沒有規定的,在課堂上,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和討論,開拓思維,教師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遇到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要進行精確的解答,做到學生討論和思考能懂的問題不多講,為學生講解關鍵的知識點,把學生的思路打開,這樣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進一步發展,學習的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例如: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四章“光現象”,教師帶學生去實驗室進行講解,讓學生自己動手發現光的性質,折射色散等。通過動手實驗學生能夠對光的知識有著深刻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對學生的視野進行拓展,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使學生對于物理尖端領域的知識有所了解,增加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進而促使物理教學的工作順利地進行。
(四) 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學生和教師在課堂過程中進行互動的必要前提。課前預習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使學生對于新的知識的理解起到一定的作用,給學生時間對新的知識充分理解,進而引發思考等,這樣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好處。教師要對課本有著足夠的認識,對于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加以劃分。對于學生的預習情況,讓學生在紙上寫出對于知識的疑問,課堂中能夠對學生的問題加以精確的解答。這樣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有利于學生的針對性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四、 結論
中學物理作為實驗類基礎課程,是作為學生接受更高教育的預習,中學物理教學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通過增加學習課時、完善實驗設施、改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等方法提升中學物理教學的質量。從基礎知識、探究學習、實驗學習這三方面培養,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中學物理教學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盧勇.當前農村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9):61-62.
[2]孫赫.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民營科技,201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