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妍
【摘要】英語是高中英語課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高中英語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影響,依舊運用講授式教學,不利于教學效果提升。科學合理的新課導入能幫助學生快速進入狀態,調動學習數學積極性。對此,本文則從借助問題、游戲和音樂等分析高中英語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望給予英語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導入 策略 教學
相關教育學者也明確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導入就是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直接導火索,有利于活躍學生思維,進而發揮學生創造、想象和記憶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同時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借助問題導入,活躍學生思維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情感教育需求。英語教師應善于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挖掘學生內在潛力;相關教育學者曾說過,雖然學生對眼前事物沒有較大的興趣,但卻對隱藏在后面的事物產生極大的探究欲望。思維是激發興趣的前提,而思維又來源于問題,英語教師應結合高中學生學習英語心理特征和英語教材內容設置具有挑戰性和啟發性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完“Wikllle proteetion”一課為例,按照以往慣例,英語教師會先讓學生相互討論“What should be done to proteetwikiif”,這種教學不太理想,主要因為此話題涉及范圍較大,學生無法將其聯系自身現實生活,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如果教師將上述問題分解為兩個小問題,即What should be govemment do to proteetwiki和As a studenrt what should you do to proteetwikiif,那么能瞬間打開學生思維并將其融入教學情境中,最終找到正確答案。學生在回答教師設計的問題時應充分利用邏輯特性將問題轉換為不同表達方式,目的在于從不同角度展開思考,提高閱讀能力。以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一課為例,教師在講授此章節內容時就設置以下問題:“Can you inf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is…the text?”等問題,讓學生了解所學文章整體內容。往往學生會經過相應思考后才能解答,因而就需要教師在設置問題時盡可能運用化繁為簡和化難為易方法,以簡單的問題層層深入,而學生在此此過程中不斷發散思維,真正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目的。
二、借助歌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成功課堂導入會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中,激發潛在求知欲。巧妙導入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英語教師應真正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學會學習英語,真正成為英語課程主人。相關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人在極度興奮情況下能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發揮聰明才智。輕松美妙的英文歌曲恰恰符合新目標英語教材中提出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Unit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一課時就可運用歌曲導入,該章節的學習目標為if引導條件狀語從句,對此可引入歌曲“If youre happy”,當歌曲響起后,學生會跟隨歡快的音律不由自主的哼唱,瞬間活躍課堂氣氛,之后教師可引出問題“Are you happy now?”,If youre happy,what will you do?,自然而然引入新知識,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三、借助游戲導入,克服厭學情緒
游戲是學生十分喜歡的活動,同時每個學生都十分喜愛表演。因此英語教師在課堂導入中可設計相應的游戲和表演活動,目的在于將教授的英語知識融入其中,以達到迅速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效果,這種教學方式也能有效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例如在學習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一課時,教師就運用Guessing game游戲活動,對話如下:T:Good morning, everyone!Ss:Good morning!T:Before our class, lets play guessing game!Ss:OK!學生的好奇心因導入設計被充分調動起來,也做好思考準備。繼續問道:“We cant see it, …you can never find it back.what is it?”, Ss:Time!除了游戲導入之外,英語教師還可借助動作引入,尤其部分動詞短語,運用肢體語言能有效帶動大腦運動,既有趣直觀,還能在增強學生單詞記憶力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課為例,運用以下動作導入:T:Good morning, everyone!Ss:Good morning!T:pleaes look at me, Use a … what I am doing。教師作出彈吉他動作并要求學生描述。Ss:play guitar,而此時教師說出“Play the guitar”,之后和學生一邊彈吉他一邊朗讀課文標題,學生十分開心,這種動作導入方式有利于達成語言目標實現。
四、結語
總之,良好的課堂導入是高中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英語教師在素質教育大環境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導入策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增強學生思維、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真正實現英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芝.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課堂導入有效策略的研究[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10):265-266.
[2]陳孝芬.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導入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2):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