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偉
【摘要】“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征。它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學習方式,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親身參與實踐的情境,并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關鍵詞】學習興趣 學習氛圍 思維方式 理性思辨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156-01
高中化學新課程凸顯了探究性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與地位。如何更準確、更科學的分析和解答化學實驗難題,是新課改背景下廣大教師費時最多的討論熱題。通過化學實驗來學習化學不但可以掌握遷移性的知識與技能,還能使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經(jīng)驗日趨豐富,在新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會提高。
一、實驗帶動學習興趣
通過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來研究鈉的性質(zhì)時,將金屬鈉塊投入水中,鈉塊很快熔成一個閃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鈉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動并發(fā)出嘶嘶的響聲,在水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將由無色變?yōu)榧t色。在短短的試驗中包含著一系列的化學知識,并且發(fā)生的種種現(xiàn)象都會讓學生感到匪夷所思,帶起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探知究竟的欲望。比如為什么鈉會浮動?會熔化?會有聲音?還有顏色的變化?這是因為鈉的密度比水小,故它會浮于水面,并與水反應產(chǎn)生氣體放出熱量。過程中會生成的氫氧化鈉顯堿性,遇酚酞試液會變紅。因此化學實驗有利于矯正被動型接受式的學習情緒,擺脫枯燥的學習方法,達到實驗的有效性。
二、實驗鼓勵猜想,提高學習氛圍
在一次化學實驗中將一定濃度的碳酸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中得到藍色沉淀。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進行如下猜想:猜想1:藍色沉淀是碳酸銅。猜想2:藍色沉淀氫氧化銅。猜想3:藍色沉淀碳酸銅和氫氧化銅的混合物。在分析反應過程時,大家各抒己見有著不同思想的交涉,然后慢慢調(diào)整自己思考的邏輯方式,達到帶動大家一起學習氛圍的好效果。一番討論之后,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以上猜想。將藍色固體加熱觀察產(chǎn)物是否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否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還是兩種現(xiàn)象都有。最后自主參與實驗依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最終正確的結論。由此可見化學實驗在學生學習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實驗培養(yǎng)多樣化的科學思維方式
例如,氯氣和氫氣燃燒反應。由于H2和Cl2在點燃和光照的條下均可以發(fā)生反應生成HCl,但C12有毒,還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如果兩者的用量及比例控制不好的話在點燃條件下此反應會容易發(fā)生爆炸,還會污染教室環(huán)境。所以這個實驗在課堂上展示的幾率會很小。那么可以思考換一種方式去改進這個實驗,使其更安全,更環(huán)保。分別收集一定的H2和C12,用黑紙將5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的筒身包裹住,依次吸取H2和15mlCl2,此時氣體在注射器中基本混合均勻。將導線從注射器口插入到注射器筒內(nèi),用502膠水將導線和注射器之間的縫隙密封,按圖中所示固定好,再按下打火器開關就可以了。由于將導線和注射器的連接處密封,且注射器外筒用紙包住。這樣注射器中的氯氣和氫氣就可以保存很久,藥品使用量較小,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較小;實驗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爆炸,實驗現(xiàn)象明顯,在飲料瓶的保護下實驗又很安全。在學習中思考,不斷培養(yǎng)多樣化的思維方式, 就能獲得經(jīng)驗不斷的提高學習能力。
四、實驗培養(yǎng)理性思辨能力
在進行“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實驗時,學生可以觀察到溶液的飛濺、洗滌液耳朵轉(zhuǎn)移、仰視、俯視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操作不當,均會對整個實驗造成量的影響。從是否改變了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和溶液體積這兩方面來考慮,得出對實驗結果“偏大”“偏小”“不變”的影響情況。深入把握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點體會細節(jié)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從本質(zhì)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理性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通過化學實驗來學習化學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我們不應一成不變的按教材的要求做,要多動腦筋,多結合實驗來深入了解它。在此過程中達到心中想要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澄.教材中“金屬鈉性質(zhì)的實驗”改進.《化學教與學》 2014.2
[2]但世輝.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化學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