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霞
摘 要:“翻轉課堂”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為教學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為了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在農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構建農學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對翻轉課堂應用于農學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翻轉課堂;中職農學;教學模式;有效教學
目前農學教學仍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即“教師課堂上完成知識傳授,學生課下通過作業和實踐操作等對知識進行內化”。隨著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中職農學教師尋求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效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引入,打破了傳統教學那種“先教后練”的模式,按照學生的學習習慣來安排學習進度,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管理意識,加強了學生的交互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專業能力,在網絡反饋下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難點,最終提升農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
(一) 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中職農業專業的學生大多是傳統教育的失敗者,學習自控力差,意志力薄弱,好動等,在課堂上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注,教師應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提高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方式的教育思想是:教師傳授、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教學目標是以大綱和教材為主,千篇一律,單一,重知識講授,這樣就導致課堂上形成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必須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講完教學內容,根本就顧及不到學生的感受。在學的過程中,學生主要通過聽覺、視覺機械地接受信息,不論這些信息是對是錯,都像小和尚念經似的記住這些信息,把有用的知識變得枯燥無味,缺乏學習熱情,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阻礙了他們學習主動性的提高。
(二) 課堂教學成效不高:傳統教學中,教學手段單一陳舊,教師主要是通過講授、板書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學程序機械化,教師按照課前的教案進行自我陶醉似的講授,根本就不顧學生在做什么,學了多少,掌握得怎么樣等情況,如果教師板書不規范,字跡不工整,這樣又影響了學生接受信息的準確性,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中職農業專業的學生本身自控力、意志力、專注力等學習習慣就比較差,可想而知,教學成效很差。
(三) 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中職農業專業的學生大多出自農村家庭,他們從小耳濡目染農業,帶有農民的務實性,他們對農業知識的學習講究的是實用與生產相結合,而傳統教學的原則是:強調知識的嚴密性、系統性、完整性和邏輯性,忽視知識的實用性和時代性。
二、 “翻轉課堂”的內涵
翻轉課堂起源于Salman Khan的數學教學視頻,他借用網絡把視頻放在網站上,吸引了很多學生通過網絡來學習他的課程,這就是“翻轉課堂”最初的原型。這一教學模式以現代多媒體為依托,學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微視頻在課前學習知識,課堂上教師通過輔導和小組討論的方式對課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內化,完全把傳統教學模式顛倒過來。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從權威者變為與學生平起平坐的朋友,即“以生為本”“以學為重”,依靠學生的內驅力來完成學習活動,變被動為主動,體現了人本主義教育思想。
三、 中職農學“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
(一) 課前自主學習
課前,教師首先根據農學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和所要講解的內容制成微視頻投放到網絡平臺,再精心準備教師教案,同時制作農業學習任務單。任務單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自我檢測等,教師把任務單發給學生,讓學生看視頻并完成在線測試填寫任務單,教師通過平臺或微信等方式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習情況。
(二) 課中活動交流
農學“翻轉課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中師生之間活動交流,此環節是學生對農業知識內化的過程。教師把學生分為幾小組,并引導學生通過課前對農業知識的學習與小組成員就農業知識進行交流討論,探究研討,相互促進,進一步拓寬農業知識學習內容廣度和深度,教師對個別有問題的小組和學生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對交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答疑的方式提高農業學習效果。
(三) 課后總結評價
課后學生要及時對前面農業知識的學習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拓展提升并對農業課堂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反思的內容包括:農業學習目標制定、任務單制作、時間安排、農業知識學習成效展示等。評價的內容包括:生生評價、師生評價、自主評價。反思評價的目的是為下次的“翻轉課堂”方案優化提供經驗。
四、 中職農學“翻轉課堂”的成效
(一) 學生的交互能力得到加強
在中職農業課堂上實施“翻轉”教學以后,課前學生利用微信、QQ等網絡平臺與學生、教師交流,互幫互助;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與老師、同學面對面交流探討,解決疑難,相互促進,進一步拓寬農業知識學習內容廣度和深度,這樣讓每位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二) 農業課堂效率更加高效
實施農業“翻轉課堂”以后,由于學生課前的學習,對農業知識已掌握得差不多,課堂上,教師就沒有必要再花時間和精力講解這些內容,可以把時間省下來關注有困難的學生,組織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討論交流活動中或小組互助學習中,或就一些疑難問題尋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這樣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 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在中職農學專業實施“翻轉課堂”后,教師通過網絡更方便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動向。課堂上,教師不再以嚴肅的態度進行說教,高高在上,讓學生敬而遠之,而是以朋友的方式進行討論探究,學生遇到問題隨時通過網絡來尋求見解,教師和其他學生隨時提供幫助,這樣師生間就形成一種融洽快樂的氛圍。
(四) 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加強
通過微課和網絡,激發學生內在的求知動力,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按照教師課前學習任務單,自己隨時隨地安排學習,學生自學能力得到加強。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學習目標更加明確;二是為達成目標更加努力學習;三是為了達到目標主動性的選擇各種適合自己需要的方法。
總之,“翻轉課堂”這一模式在我國已從星星之火變成了燎原之勢,很多學校已經開展和研究起來,“先學后教”這對教育有效性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農業“翻轉課堂”的真正推廣,需要農學教師不斷地鉆研,更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參與。
參考文獻:
[1]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2] 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
[3] 陳玉琨,田愛麗.慕課與翻轉課堂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