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華
摘 要: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是對我國職業教育現階段推行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化。實施現代學徒制教學的前提與基礎是構建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本文通過在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踐現代學徒制,提出了中等職業學校構建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主要依據和基本思路,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組成及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方法,為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構建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專業課程體系指出了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職;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現代學徒制是以校企雙方深度合作為基礎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我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于2002年開始與湘潭市汽車行業協會理事長單位、本地知名企業湘潭鵬飛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開展訂單培養,2014年正式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校企雙方共同實施“雙主體”育人,積極探索適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一、 構建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主要依據和基本思路
課程是課程體系構建中的最小單元,是指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的總和,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更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要素和基本保證。課程體系通過將課程的各個構成要素加以序化組合,形成專業教學內容,確定專業教學進程,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 構建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主要依據
構建中職專業課程體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課程構成要素在動態過程中統一指向課程體系目標,從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教育部下發的中職教育相關指導性文件中,對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都有明確的界定。如:《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和《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等都有明確。中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加以支撐。以上相關文件及最新頒布的相關專業領域的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崗位規范等文件,也就共同構成了構建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主要依據和核心資料。
(二) 構建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思路
現代學徒制是融職業教育和工作實踐于一體的教育體系。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主要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主體,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多崗位就業潛力及個性和長遠發展的職業儲備。構建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一是對接最新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崗位規范,整合學歷教育目標、職業資格目標和個性發展目標等多維培養目標,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二是遵循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緊貼工作崗位的實際工作過程,以典型產品或服務為載體,從工作崗位中提煉典型工作過程與典型工作任務,結合專業知識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
二、 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組成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按照現代學徒制基本要求,建立“課程結構模塊化、能力培養項目化、實訓指導個性化”的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結構上分為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技能課程模塊和素質拓展課程模塊四個模塊。其中,公共基礎課程模塊主要包括教育部規定開設的語文、數學、德育、計算機應用、英語、體育、公共藝術等公共文化素質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包括汽車機械基礎、汽車機械識圖、汽車電子電工、汽車概論、汽車電路識圖等課程;專業技能課程模塊包括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汽車維護作業、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汽車空調原理與維修等課程;素質拓展課程模塊包括演講與口才、禮儀、應用文寫作、汽車駕駛等課程。
三、 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方法
(一) 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要求
1 滿足行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滿足整個行業領域內通用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的學徒應當基本具備行業領域內通用的、基礎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滿足行業領域內對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基本需求。
2 滿足企業對職業崗位用人的需要。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滿足合作企業相關職業崗位用人的基本需要,校企雙方應通過共同開發基于合作企業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的專業課程體系,來實現校企協同育人,互利共贏。
3 適合校企開展人才共育的需要。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過程的安排,應由校企互聘共用的“雙導師”領銜的教學團隊共同來完成,并充分按照校企“雙主體”育人的基本要求組織實施。
4.充分考慮學徒個性發展的需要。與中職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應充分考慮學徒個性發展的需求,在專業課程體系的素質拓展課程模塊中,應特別設置多門具有個性化的素質拓展課程,提供給學徒在個性化發展方面進行選擇。
(二) 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方法
1.開展課程體系調研。深入開展行業和合作企業人才需求調研,獲取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主要職業崗位,明確行業通用崗位和合作企業工作崗位群人才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需求。分析具體崗位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對工作任務進行崗位職業能力剖析,將分析所得進行重構和序化,提煉出行業通用的崗位基礎職業能力和合作企業崗位群核心職業能力。
2.設置專業課程結構。依據職業崗位相關職業能力的分析結果,結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標準以及合作企業職業崗位的用人標準,兼顧學徒個性發展的需要,按照合作企業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設置專業課程結構。國家規定開設的公共文化知識與人文素質課程組合成公共專業基礎課程模塊;適用于行業領域內通用的崗位需求的崗位基礎能力課程組合成專業基礎課程模塊;適用于合作企業職業崗位群的核心職業能力的課程組合成專業技能課程模塊;滿足學徒個性化發展和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基本需求的課程組合成素質拓展課程模塊。endprint
3.組織開發課程內容。依據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分析結果,按照工作任務與工作過程的邏輯關系及內容的層次遞進與先進實用的原則,重構和序化課程內容。按照工作任務的頻度和難度,一門課程可以由一個或若干個工作任務組合而成。同時,要根據人才成長規律,科學合理地確定課程內容的難度、深度和廣度以及職業崗位能力要求,針對性地推進課程朝模塊化、項目化和綜合化的方向發展。按照工作任務的培養目標,遴選工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科學設計課程內容。在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構和序化時,應以知識應用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從職業崗位和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知識、技能、素質等要求出發,突出知識應用能力和專業綜合技能,解構學科化的課程教學內容,以項目化教學內容為目標,重新選取和序化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實現課程內容的重構。
4.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在上述工作之后,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基本路徑和教學內容即基本清晰呈現,人才培養的目標也與行業領域內通用化及合作企業個性化的需求基本達到了一致。同時,再結合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理清所設置的主要課程及開設的主要實訓項目的先后順序,科學編制專業教學進程安排表,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在編制專業教學進程安排表時,應特別注意科學合理地確定以下幾項內容:(1) 明確專業核心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且具有較強生成力的部分課程為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是重點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專業核心能力的專業課程。中等職業教育的專業核心課程一般為5~8門,其中,有一門以上的課程為綜合性實踐課程。(2) 科學安排生產性實習實訓或綜合化實訓。原則上,在大部分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任務結束后,進行生產性實習實訓或綜合化實訓,實習實訓的內容應主要是合作企業正常生產的主流產品、標準技藝等,實訓過程應嚴格按專業崗位標準的要求進行。(3) 合理安排頂崗實習。明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頂崗實習累計時間為半年左右,頂崗實習時間采用集中或分階段安排進行。
構建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專業課程體系,有利于推進職業教育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強專業和行業企業對接,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崗位核心能力和職業遷移能力。不同專業構建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通性,通過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和課程體系構建的實踐探索,希望對其他專業探索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楊小燕.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2(9):19.
[3] 謝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之現代學徒制發展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3).
[4] 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2):38-44.
[5] 趙鵬飛.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實踐與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150-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