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夫磊
摘 要:隨著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要求的提高,高中政治在高中屬于一門較為重要的科目之一,但多數高中生覺得自己對政治知識掌握較好,導致政治不受學生重視,傳統的政治教學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們的學習欲望,案例教學法的應用進一步引起了學生們的興趣及好奇心,促進高中生綜合發展。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高中政治教學;運用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及發展,為了適應新形勢,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日漸深入人心。高中政治科目改革能有效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認識自我、提高教學目標,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以案例教學的方式帶入課堂知識點的學習能更好地讓學生消化所學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
一、 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1. 案例教學法的定義
案例教學法是從國外引進而來的,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具有獨特的教學特點。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指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將教師倡導的目標與學生習慣性的活動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分析案例過程中總結出學習的知識點,加深學生的認識及理解,案例教學法的關鍵在于案例的選取及應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飛速發展,案例教學作為一門相對新型的教學手段在高中政治課堂中運用相當廣泛。
2. 課前設計典型案例
高中政治教育中存在許多思想品德、社會經濟、哲學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在講課之前,應根據本章節所講的知識點及重點內容設計典型的案例為學生們進行引入式的學習,如在學習“神奇的貨幣”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案例設計為“一名商人用貨幣換取布匹”這一案例引入章節中的知識點,商品的含義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的使用價值及商品的流通領域,商品是商人在哪里買到的?商品是商人用什么來交換的?商品是商人買來干嗎的?引入商品的流通領域、貨幣及商品的使用價值等知識點。還可根據歷史上較著名的名人名事進行案例分析,根據案例的不同功能,將案例劃分為分析型及描述型兩種;還可根據案例內容的區別將其劃分為綜合型案例及專題型案例兩種。
3. 課堂中引入案例
在進行課堂案例教學應用過程中,以學生的分析及討論作為課堂主要形式,老師首先對本節教學內容進行大致的介紹后,簡單講解一下教學活動內容。或者根據書本中的知識點引出相關的案例,還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及拓展思維讓學生進行案例設計,并分析案例中的相關知識點。在進行案例展示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充分了解案例發展過程,了解案例中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指導學生在進行案例分析過程中從理性及感性兩方面進行分析,重視分析的層次感,最后進行案例的相關討論。將案例引入高中政治教學中能充分發揮以學生的學習與討論為主體的教學意義。教師在案例分析過程中,為學生提供經濟、思想、哲學及政治各方面的案例,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內容,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獨立深入案例,充分體驗案例中的角色。
4. 課堂中著重案例討論
將高中政治課本中的內容、教材中的知識點及相關案例相結合,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討論的方向及主體性,防止出現偏離主題的討論,把握討論氛圍,充分活躍課堂氣氛,以小組討論或全班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
5. 評估學生綜合素質
傳統教學方式的評估標準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即考試成績,評估方式具有單一性。案例教學的評估方式可以采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方式進行,在學生自己對案例分析及討論過程中,存在哪些優勢、哪些不足,怎么樣將不足之處給予改進,對每一次的案例分析進行總結。教師在學生進行自我評估的基礎上可以給予學生合理評價及改進意見,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
二、 高中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1. 提高政治教學質量
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及好奇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教學質量。
2. 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案例教學法中的師生互動及課堂中的討論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及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提出更好的指導意見,提供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互相不信任、師生關系不融洽等不良現象。
3.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案例教學中采用學生自主分析案例引入知識點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分析及解決問題,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學會學習及處理信息,學會與教師、同學們之間進行交流及合作,學會總結與反思。
4. 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案例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讓教師將傳統課堂上的按照課本傳授知識點轉變為案例教學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及管理者。在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課堂管理能力、案例設計能力、總結及概括能力及課堂上的協調能力等。案例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及綜合能力。
三、 結語
案例教學法主要以學生自我學習及討論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參與及學生個體的全方面發展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案例教學法采用設計案例、引入案例、討論案例及學生評估等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建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政治教學質量及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及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