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增順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只有不斷地創新教育方法,教育方案,才能產生新型的教育模式改變當前存在的問題,激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地完成教育使命。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對策
一、 初中地理課堂有效管理應具有的特點
(一) 初中地理課堂有效管理應具有綜合性
課堂有效的管理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創建課堂紀律,處理違規行為,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有效的課堂需要把管理內容綜合協調,以確保課堂教學的效率。三維目標是地理教學設定的新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地理能力,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也要加強指導,而且要讓學生愛國情感和全球意識繼續加強,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這需要一個初中地理教師綜合教育地理三維目標,有效應對地理教學的影響因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地理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結合地理學科的性質,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設計中需要突出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同時,也需要綜合運用地理信息載體的地理老師布置適當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地理思維滲透集成和統一。
(二) 初中地理課堂有效管理應具有時代性教育理念
初中地理課堂管理的方式也由單一的教育開展到小組協作教育等多元化的管理。不一樣的年代造就了不一樣的特征、不一樣的思維、不一樣心思的學生,因而,初中地理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因其所處年代的不一樣而運用適宜的辦法。地理科學也會跟著年代的開展而不斷開展,新事物層出不窮,地理課程這些也要不斷更新,這就需求初中地理老師對教育內容、教育內容實行的辦法以及教育情境的創設跟著年代的改變而改變,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三) 初中地理課堂有效管理應具有開放性
地理是一門接近生活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地理課程資源從教科書到社會,從教室到學校學習的空間、家庭,甚至擴展到社會,從課堂到課外學習時間,一切都是開放的。這導致了地理教師在課堂上的內容,也是開放的方式。初中地理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敏銳的洞察力、尋找好的思維方式和指導學生學習生活。這需要地理教師根據課堂環境,靈活地調整時間和節奏,積極調整課堂氣氛,實現教育和鼓舞人心的效果。
二、 初中地理教學的問題
(一) 觀念轉變不夠
大多數老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學生的參加度很低,一直都是老師講課、 講解常識為主,以學生為主體的效果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課堂的時間大部分都被講課所占有了,學生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參加課堂學習,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
(二) 教學模式單一
不同的教學目標可以導致課堂教學里老師處在不同的位置,如果我們只能繼續采取對初中地理教學模式的教學,不僅老師教學質量降低,新鮮感過去后和學生對同樣的教學模式將產生一種厭惡的感覺,然后失去學習興趣和熱情,對于老師而言,完成一定數量的教學目標將會增加難度。
一些老師總是讓學生讀,比如看十分鐘再講,這樣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他們不僅會對學習興趣減少,甚至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
(三) 學習氣氛不夠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因為大多數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傾向于地理研究課題的任務,只是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大多數學生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學習,對地理的理解真正意義上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所以,大家學習興趣會一點點地減少,積極性和熱情也會有所下降,課堂學習氣氛更加令人沮喪。此外老師在地理教學中,沒用好的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大部分都是機械式地讀關鍵部分,教師教學缺乏藝術性導致學生缺乏動力、自主權。
三、 初中地理教學的對策
(一) 分析學生的心理
青少年一般對未知的事物會有很大的興趣,尤其是新入學的初中學生,地理這門學科既陌生又充滿新鮮感,因此,地理老師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應該更好地使用,在課堂學習中適當地加入一些有關地理的視頻資料,或者是搞笑圖文,讓學生對地理的學習更加有興趣,這樣可以使課堂的學習氛圍變得活躍起來,還可以讓學生的探索欲望得以增加。例如,城市環境問題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先針對城市環境問題提出相關的問題,給學生看一些城市污染之后的樣子的圖片,或者是視頻,讓學生能主動地去思考,最后根據學生們的不同答案進行歸納,這樣可以讓學生更主動更自主地去學習。
(二) 總結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對于初中生來講,地理是一門內容豐富的科目,通過對地理的研究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改變,老師在課堂學習中,應該讓學生多問為什么,勇敢地提出疑問,對于疑點難點,不僅要認真細化更要多次提出加強,使學生達到掌握通過綜合所學的知識,甚至一些地區的地形特征,可以讓學生手繪來更深層地去理解。一些簡單容易理解的內容,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看去理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習各大洲的氣候和地形的時候,因為各大洲的地形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氣候也有差異,因此,老師在講解的過程當中,對于地理面貌還可以融入相應的氣候特點,這樣相結合的講解,可以讓學生記得更加牢固,最后引導學生自己思考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經過引導加考慮使學生深化理解教學內容。
(三) 圖文結合加深印象
在學習地理的過程當中,老師應當注意方式方法,應該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更加形象地去理解所學的知識,利用地球儀讓學生去了解各個國家的位置,進行經緯度的學習等,老師進行提問,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大家一起討論在地球儀上尋找答案,最終派出一個小代表來為大家講解,可以讓大家互相學習借鑒學習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的互相學習能力還有探索能力都得到提升。在學習各個國家的地理構造的時候,教師先把相關的知識給學生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在圖冊上用不同的筆圈出相應的國家的位置,提高在地理學習中學生的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
四、 結論
總之,對于初中地理的有效管理,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讓其逐漸變得完美。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總結學習經驗,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真實意義上實現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 單連宏.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分析及改進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109.
[2] 王東方.差異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3] 魏曉路.初中地理課堂問題教學法的應用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4] 李雪蓮.初中地理課外實踐活動教學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