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鵬+韓玥+谷彩連+許傲然+于力
【摘要】本文以電氣專業綜合試點改革為契機,以突出行業特色為突破口,以培養工程應用能力為宗旨,從構建結構適當的專業方向,制定以全面素質教育、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為核心,開展電氣類專業的綜合改革和實踐。
【關鍵詞】行業特色 綜合改革與實踐 人才培養方案 實踐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TN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228-02
一、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迫切需要能夠滿足現代工程技術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本科應用型人才。工程類本科院校必須適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主動探索和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以保證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專業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沈陽工程學院電氣類專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升本后沿襲了按電力系統下的小專業方向設置教學體系。這種設置專業著力點過小,不利于本科專業和學科的建設,也不符合國家教直委對電氣工程專業設置的要求。如何對我院電氣類專業進行改革,完善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尤為重要。
本文以突出行業特色為突破口,以培養工程應用能力為宗旨,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專業布局和專業團隊建設等方面,完成了電氣類專業的綜合改革和實踐。
二、電氣類專業的綜合改革與實踐
(一)更新專業建設理念,制定突出行業特色的電氣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針對電力工業快速發展的新要求,將電氣類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為“面向國家、東北三省能源電力和輸配電裝備制造業及電氣工程相關專業,培養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能夠從事電力系統及相關行業,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應用技術型高級技術人才”,進行模塊化的課程體系設置和實踐教學體系設置。
(二)以行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理論教學中采用問題討論、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核心課程采用機考與筆試結合的方式。實驗教學以崗位需求為導向,采用“任務驅動法、工作過程導向法”等教學方法,以及“物理仿真、虛擬仿真”等的教學手段。結合行業生產開展課程設計改革,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建設核心課題庫實施教考分離,主力行業入職考試
學院開展試題庫建設,命題課程涵蓋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所有的核心課。該題庫兼顧國家電網招聘考試大綱,具有模擬國網專業課考試組卷練習功能。學院高度重視國家電網和發電企業的各類考試,特別針對國網考試為學生提供模擬上機訓練,學生國網錄取率成績優異。
(四)開展省、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出版多部應用型本科專業教材
積極開展行業特色課程的建設工作,深入挖掘培養行業能力所需的專業知識,通過校企合作平臺,進行精品資源課程、校企合作課程的開發,同時建設一套適應我電氣專業教學實際需要,與電力行業技術標準和規范緊密結合,體現應用型本科特色和教改思想的教材。
(五)與行業深度融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學院建立并完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實習實訓項目開發。積極推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推進校企合作與電力企業接軌,與清河發電廠、遼寧電力公司等10多家企業簽訂產學研協議。加強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學隊伍建設,選派中青年教師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踐和企業兼職,選聘企業高工到學校培訓教師。
三、結束語
本文以專業綜合改革為契機,積極探索電氣類專業面向行業的專業綜合建設與教學改革,實現了優勢特色專業依托行業、發揮專業特色,培養電力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構建了具有鮮明電力行業特色的電氣類專業群,實現了專業建設的新突破。其研究價值主要體現在:
(一)實施專業建設與行業企業深度融合的發展策略,把行業特色和企業需求貫穿于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二)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面向行業需求,教學模式改革針對行業崗位能力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融合行業工程實踐訓練,專業教學團隊與行業企業共享和互動,專業設置和布局基于行業動態發展。
(三)以行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與行業深度融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基于校企合作互動的“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建設,基于行業動態發展的電氣類專業設置與優化布局。
參考文獻:
[1]胡敏強, 王恩榮等. 以創新教育為抓手的電氣類專業特色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5,11:44-47.
[2]楊麗榮.具有行業特色的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7:18-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