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再良
摘要:課堂筆記是學生在上課中以文字、圖示、表格等形式記錄的教師講授的知識提綱、重點難點等內容的活動,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積累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鑒于教學實踐中發現許多中學生仍未認識到課堂筆記的重要性,未能掌握系統有效的課堂筆記方法,造成課堂效率的低下,學習成績不佳的不良后果。筆者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實踐,探討了做好課堂筆記的重要性和常用方法,希望對廣大高中生有所啟示和幫助。
關鍵詞:中學生;課堂筆記;重要性;基本方法
做課堂筆記是中學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學習習慣,也是實踐證明有效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但不少中學生仍不會很好地記筆記,經常有同學反映記筆記往往忽略了聽課,而專心聽講又會忽略記錄,所以,很多學生都認為做筆記浪費時間,甚至不去做筆記,這也會影響學生課堂興趣以及成績的提高。
一、 課堂筆記的重要性
1. 記筆記有助于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保證課堂學習效益的重要因素是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只是單純聽課而不做筆記,學生很容易精力分散。而在聽講同時做課堂筆記,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將聽講的內容轉變為真真切切的文字、圖示和結構圖等內容,讓學生即時欣賞自己的學習成果,提高了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的積極性。
2. 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把握。在課堂做筆記的過程其實也是思考的過程,當經過了思考,記憶和理解才會更加深刻。在做筆記的過程中,學生經過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有助于形成條理化知識,有助于構建體系化的知識。
3. 做筆記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和書寫方面的能力。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做好聽課筆記,學生的書寫速度以及思維速度,需要進行一定的協調,這樣才能保質保量地做好課堂筆記。長期記課堂筆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書寫速度和質量,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做課堂筆記的過程中,必須用簡潔的語言記錄、歸納和概括,有利于提高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4. 記筆記有助于對所學內容的復習。如果不記筆記,復習只好從頭到尾去讀教材,這樣費時費力,又不得要領,往往效果不佳。利用自己的課堂筆記進行復習時,既有系統,又有條理,覺得熟悉親切,又能抓住重點,因而復習起來,事半功倍。
5. 筆記能夠深化拓展相關的知識。筆記可以將書本上一些沒有的知識記錄下來,長此以往能夠記錄和積累更多的新知識。并且還能夠記錄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
二、 課堂筆記的方法
課堂筆記可分在課本上記錄和在筆記本上記錄兩部分。
(一) 在課本上記筆記可以選擇如下方法
1. 符號筆記。就是在書上做記號,標明重難點,提出疑問,引起注意。同學們可以選擇一些自己熟悉的符號,如用“”畫出重點句子,用“△”表示關鍵,用“?”表示疑問等。用不同顏色的筆來標記不同的內容,形成“顏色體系”,如用紅色標記重點,用黑色表示難點,用綠色表示疑問。對某一問題要點歸納,可用①②③④……標出。符號種類不宜太多太雜。最好在做筆記前預習課本相關內容,對難點、重點有一定把握,這樣上課時筆記會更有針對性,更合理有效。
2. 批注筆記。即在課本頁眉、頁腳和其他空白區域,將老師對重要問題的解說要點、補充和深化的內容記錄下來。如教師對某一問題用了一個知識框架圖示,我們可以簡明扼要地記載下來。做批注筆記有兩個基本的原則:一是就近原則,即在課本講述的知識點附近空白處記錄;二是要簡明扼要、書寫清楚。
(二) 在筆記本上記筆記的方法
1. 準備專用的課堂筆記本。各科要準備專用的筆記本,最好用有塑料皮本,質量好點的。部分中學生做筆記非常隨意,今天用這個本,明天用那個本;今天記書上,明天記本上,甚至一本筆記本上各科目應有盡有。平時筆記雜亂無章,復習時東翻西找,影響了學習效率,也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課堂筆記是學生學習成果的有形顯示,是看得到摸得見的東西。翻閱自己的筆記,即可使學生獲得,亦可訓練學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 理想的筆記要有好的格式。做課堂筆記時,要講究“留白”藝術,在每頁紙的上下左右都要留出一定的空白來,不但空間上顯得美觀,而且可以把一些內容補充上去。建議把筆記的一頁最好用一條豎線格式分為兩部分。其中左面占2/3,右面占1/3。左邊的欄內記錄老師講的內容,右邊的欄內用于課后拾遺補缺,或寫上自己的心得體會。兩欄部分內容之間要有對應,這樣便于對照復習。
3. 本上筆記要對記錄內容有所取舍。上課時做課堂筆記,學生要處理好“聽”與“記”的關系,要做到有所選擇,即:重難和疑難點要記,知識框架結構要記,老師補充拓展的內容要記,典型題例要記;次要的不記,教材上有的不記,易懂的不記。只有進行取舍,才能讓我們的課堂筆記變得積極主動。
4. 定期對課堂筆記進行補充和整理。一是課后及時對筆記的補充和完善。現在中學教育中,課堂容量大,節奏快,教師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不可能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做課堂筆記,因此學生在課后及時對筆記進行補充和完善。二是學生在每隔一定期對筆記要對補充整理。可以每單元整理一次,也可利用每周整理一次。整理筆記的過程是個分析、歸納、綜合、邏輯思維的過程,不僅有利于知識的條理化、理論化,而且便于鞏固記憶和培養提高自學能力。
總之,培養中學生做好課堂筆記,是一個耐心細致的過程。只要教師以科學的方法引導和訓練,一定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筆記習慣,讓課堂筆記成為中學生提高學習效果的得力助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