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金會
摘要: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已眾所周知,但高中生目前的英語學習狀況并不理想,甚至是令人擔憂。部分教師仍用著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為課堂主體,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樣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容易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失去靈活性,而當前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而非應付考試。因此,找到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成了教師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中英語;主動學習;活力;積極性;課堂主體
部分學生現在已經到了“談英語色變”的程度,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英語給他們的印象變成了枯燥、難懂、死記硬背。這樣的認知會讓他們對英語產生抵觸心理,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學生了解英語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在輕松的氛圍中享受英語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一、 通過角色扮演發現英語的活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高中生對外界的接觸越多,越容易被干擾,這個時候如果英語教學還是一成不變,很難讓學生專心學習。因此,教師在上課時一定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前好好備課,迎合學生的心理,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感悟英語的活力與樂趣。
教師要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并不是只有嚴肅的課堂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往往輕松的學習氛圍更能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師不妨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的“Warming up”都可以讓學生兩兩合作,進行角色扮演。“Speaking”的內容則適合讓學生分組進行飾演,到了“Reading”的課文部分就可以安排全班同學一起參與,可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改編,在改編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語法、文化等等的問題,如果學生討論后得不出結果,教師要給予正確的指導。如果教師單單提出一個語法問題,學生可能不會積極的動腦筋去思考,但這個問題一旦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相關,便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他們會主動的去思考,角色扮演有力的證實了這一點。例如“The necklace”是人教版高中英語第一冊中的課文,這篇課文很適合學生角色扮演,教師可讓學生每三人一組,分別飾演文中的Mathilde、Jeanne和Pierre Loisel,課堂的一開始先讓每組進行對文章的復述,哪一組說得最好就先獲得表演機會,這樣的安排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進入角色,對文章的理解更加的透徹。更是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就大致的背出了課文,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改變對英語陳舊教學的看法,他們會在角色扮演中發現英語的活力,不僅在玩樂的同時掌握了詞匯、句子,還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讓學生享受學習英語的過程,促進他們自主的學習,全面的提高英語成績。
二、 通過有獎競賽激發學生積極性
學生想要學好一門學科首先要有學習的動力,因為動力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競賽有著明確的目的性,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可以激起學生的斗志,產生巨大的動力。有獎競賽更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提到背詞匯、背課文學生都是很頭疼的,因為傳統死記硬背的方式難記又易忘,而且短時間內看不出效果,只有積累得多了作用才能顯現出來。這時候學生就很需要一個看得見的動力,競賽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之間也會產生一個良性的競爭。教師可以每個單元進行一次有獎競賽,每次競賽提前兩天通知學生,并告訴他們將設置一等獎1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8名,進步獎5名。這樣的分配,幾乎可以讓參與的同學都得到對應的鼓勵,一些基礎差的同學會更加努力,爭取拿到進步獎,沒拿到獎品的同學看大家都有名次,也會暗下功夫,爭取追上大部隊。如果有同學幾次都沒拿過名次,教師還可以給予他鼓勵獎,這樣有利于幫助落后的學生樹立學英語的信心。
說競賽是進步的助推器一點都不為過,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的意識到自己與同學的差距,高中生的好斗心理會在競賽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也正是這種心理,讓競賽的效果更佳,良性的競爭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合理的運用競賽的方式可有效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三、 通過寫作互批挖掘學生的能力
英語的學習主要包含了聽、說、讀、寫,寫作主要鍛煉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表達自己的觀點。所需的水平較高,學生常常在寫作的過程中存在相同的錯誤而不自知,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相互批改作文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別人的作文找到自己的問題。
例如,人教版必修1 Unit 1的作文My best friend,教師要求學生自己用英文描述一下自己的朋友,寫完后同桌之間交換批改,一方面此時的學生扮演的是教師的角色,為了找出錯誤會提高警惕,認真仔細的批改,另一方面知道作文要交給同桌批改,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會相對的緊張一些,不希望被找出太多錯誤。批改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一些自己也犯過的錯誤,相當于又一次提醒了自己,以后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問題。批改完后教師還可讓學生描述一下通過同桌的作文看到的是什么樣的人,這樣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教師直接批改的效果好上許多。
通過作文的互相批改,學生能夠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能夠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批改的過程中,學生會就不同的意見進行討論,討論的過程也就是進步的過程,還可以改掉學生過度依賴老師的壞習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因此,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首先要會學習,才能好好學習。要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而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本身,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