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要】隨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無論是教育體制建設的需要,還是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的要求,都深刻地突出了課堂氛圍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就小學語文教育來說,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主要媒介,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切實的保障,有利于我國現代化教育體制的建設。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營造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是學生主動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外部因素,這一因素對課堂教學,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無論是在思維能力還是在理解能力方面都不夠成熟,自控力差,注意力分散,往往需要家長以及教師的監督。對此,學習氛圍的營造就顯得尤為重要,氛圍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其融入課堂,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小學語文課堂氛圍冷漠沉悶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的綜合能力不足
教學方法過于嚴肅。這是一些剛剛走向教師崗位的年輕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因為感覺自己太年輕,會擔心自己難以管理這些性格各異的學生,因而在課堂上總擺出一副嚴厲的表情,對學生各方面要求也比較嚴格。然而,他們沒有考慮到,學生被鎮住了,整個課堂也失去活力,學生的主體作用難以發揮。
(二)教學模式的滯后
很多語文教師習慣于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以教師作為課堂的中心,學生普遍處于被動的地位,一部分學生就是在這種生硬的教學中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教師講授一篇文章時,總是死板地從作者、背景、結構、中心、寫作特色等方面進行分析,甚至連分析順序都是一板一眼。學生的課堂練習,也都是緊跟教學大綱以及考試的考點,沒有絲毫的主觀發揮。
(三)教育觀念的陳舊
“素質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但其實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應試教育”依然是學校教學的主流。所謂“應試教育”,嚴重偏離了我國現階段教育體制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客觀要求,單純為考試而考試,分數決定一切,學校、教師、學生的學習行為活動都圍繞“分數”這一目標展開,學生的主體地位基本被忽視。
二、營造良好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氛圍的方法
(一)用教師的魅力吸引學生,激發課堂活力
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世界的魅力,不單單是利用各種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關鍵的是他們的專業知識以及教學能力在課堂上的體現,能夠利用自己的豐富學識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受到知識的熏陶。在課堂教學方面,應該注意語言的表達,妙語連珠、宏論滔滔,使學生被教師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學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課程準備方面,語文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積累豐富的教學素材;精心設計教案與板書,確保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效果。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全面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的學習觀念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此外,應該重視教學的生活化,聯系現實生活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這樣的課堂里,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以及解疑者。
(二)用寬容的愛心贏得學生的尊重,得到默契的課堂配合
小學生作為一些世界觀以及人生觀都不成熟的學習主體,錯誤是他們的常態,作為教師,應該正確認識錯誤對學生發展的意義。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首先應該從實際出發,積極地進行換位思考,最后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教育,使其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積極改正錯誤。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氛圍,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及自主能力,變教為導,將思考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我思考、自我評 價,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則應該更多從引導者以及答疑者的角度上,適當對問題發表合理的建議,對學生的想法給予及時的激勵與評價。
(三)用信任去鼓勵學生,使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語文學習,包含大量的知識以及能力內容,這些內容必須在識記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理解,從而進行合理的分析,將知識融會貫通。但是,由于小學生注意力以及認知觀念方面的突出特點,大部分學生對死板的背誦存在厭煩甚至逆反的心理。對此,教師應該對學生保持足夠的信心,以積極的態度去鼓勵學生,以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背誦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制定階段性的背誦目標,先背誦一段,背誦熟練后,再背誦下一段。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背誦接龍,通過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更加主動地開展學習活動,實現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多媒體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的輔助作用
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使枯燥的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富有活力。朗誦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優美的散文、精美的詩篇是朗讀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文體。在朗誦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文本中的韻律美以及音樂美。朗誦教學需要教師具有專業素質,但其實很大一部分教師缺乏這一素質,對此,教師就可以有效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例如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需要朗讀的課文,還可以適當利用相應音樂配合朗誦,營造與文章相互呼應的朗讀氛圍。除此之外,教師應該通過不斷的練習切實地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與多媒體朗讀相比,教師的朗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引導者形象,從而增強其對朗讀的信心。同時,教師應該及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及時糾正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做出客觀評價,以此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燕春豪.淺談小學語文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J].學周刊,2015(15).
[2]張彥.淺析輕松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J].教師,2014(22).
(編輯:郭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