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偉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當前語文課堂有效性作為評價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其開展策略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分別從完善教學準備階段、優化教學實施階段以及改善評價主體部分等多個方面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進行了闡述,以期能夠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效果,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教師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中占據著主導地位,這不但是因為教師是實際教學的承擔者,同時還是由于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肩負著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環節,幫助學生發現不足并及時進行補正的工作。為了進一步闡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筆者主要分別從以下三個階段分析其流程如下。
一、完善教學準備階段,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一)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
高效的教學與實踐往往離不開精準的教學針對性,而有針對性教學的有效開展往往離不開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當前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現狀來看,大多數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底比較薄 弱,對于各種詞匯的掌握也主要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初級階段。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該通過日常的教學環節與反饋環節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與需求,并充分結合其特點開展教學,這樣才能夠讓備課工作開展得更加具有科學性與全面性。
(二)認清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當前教師反思已經成為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性環節。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教師不但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完善教學環節,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教學中的反饋與缺點,認清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實現揚長避短、去粗取精的教學提升效果。比如在開展《小馬過河》一課的教學時,我充分利用自己曾經的手工制作經驗,通過制作手工課件的方式開展教學,制作了松鼠、牛伯伯等生動形象的卡片,然后通過卡片進行教學,學生們不但學得津津有味,課后還要求我教他們制作生動的卡片。通過這個教學實踐活動,我充分了解到了自己的優勢,同時也認識到教學過程中引導性缺失的毛病,在后續的教學培訓與課外學習中重點學習了相關內容,提升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吃透教材,提升備課質量
教材是由眾多教學專家與學者聯合編輯而來的,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經過揣摩與斟酌的。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應該學會充分利用教材進行備課,重視教材的基礎與特點,同時也要明確教材中缺失以及需要補充的部分,這樣才能夠實現綜合性教學質量有效提升的目標。當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不但需要積累大量的教學經驗,還必須吃透教材本身,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才能夠逐步實現這個目標。
二、優化教學實施階段,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實效性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的形成往往離不開教師的細心引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興趣點比較分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引導學生,通過理論結合實際生活的方式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稱贊》一課中,教師通過選兩名學生扮演小獾與刺猬的方式進行舞臺表演,不但引發了學生的關注與熱情,同時還體現了主人公的感情的真摯,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烘托課堂氛圍,對于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也具有不錯的效果。
(二)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的實現主要依靠教師的課堂調節。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僅僅重視教學效率與內容,忽視了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給學生帶來一種隔閡與距離感,自然也就降低了學習的熱情。為了提升師生關系,建立和諧的教學氛圍,就必須加強師生的溝通,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勇于做課堂的主人,從而在根本上扭轉傳統的教學模式與關鍵,為創設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奠定了基礎與前提。
(三)采用合理的提問形式
合理高效的提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對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也具有一定的效果。高質量的提問必須具有針對性,包括教材針對性、學生水平的針對性等,換句話說就是要因材施教。對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提問拔高型的題目,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提問較為基礎的問題,從而在形式上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對于下一步的學習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善評價主體部分,追求更高的教學評價效果
(一)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
新穎的教學方式的有效開展對于提升教學評價效果具有一定的效果。比如使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做好課前工作,從而提升課堂的效率,并在整個過程中將學習自主性作為重要的評價手段來衡量學生的學習狀態。
(二)開展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多元化是建立在完善的教學模式與體系之上的,評價方法的多元化并不是指評價的方式越多越好,而是要多項同步開 展,同時保持每一項評價方法都符合科學合理的基本原則。在實際教學中,課堂表現、課后家長反饋以及考試成績等都是重要的評價方法,同時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綜合學習素質也是重要的評價內容之一。
(三)重視評價模式多樣化
評價模式是衡量學生綜合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綜合性體現。就目前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開展現狀來看,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會忽視其他評價環節所占的比重,這就導致評價模式的多樣化往往流于形式。另外,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也會導致評價模式多樣化失衡,所以必須從原理上進行斧正,才能夠盡快提升評價效果,促進教學實效的全面提升。
四、總結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小學語文整體教學實踐效果,必須分別從課前準備的備課階段、課堂實施階段以及課堂評價階段等多個階段入手開展改革與創新,力求提升課堂教學的張力,從樹立主體意識與思想的角度增強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最終實現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完成基本教學目標的同時更是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進步與發展。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