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婷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合作學習開始新型的教學方式,促進了教育教學的開展。從中職教學現狀來看,目前很多中職院校已經在數學教學中開展了合作學習,但是教學效果較差。本次主要對任務驅動下的中職數學合作學習評價機制建立進行分析,希望可以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數學;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項教學中。但是由于教學任務及目標不明確,導致合作學習實施中出現了很大問題,必須及時對其進行分析,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 中職數學合作學習評價機制建設依據
第一,多元智力論。美國心理研究家認為,人具有語言智能、音樂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身體運動智能及認知等智能,不同個體不存在優劣之分,均具有發展潛力。中職學生具有動手能力強、人際交往廣泛等特點,給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后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認為,學生是獨特的個體,教師開展教學評價時,必須結合學生特點評估,并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建議。中職學生在中考中失敗,希望得到認可,并渴望品嘗成功,教師可結合此種特點進行教學評價。
二、 中職數學合作學生評價機制遵循的原則
第一,實現過程與最終評價結合。過程性評價要求結合反饋信息進行教學,促進學生的穩定發展。中職學生數學基礎水平較差,過分重視考評,不僅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產生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必須根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知識及技能掌握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引領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并通過親身實踐提高其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第二,量化與描述性評價相結合。量化評價主要根據制定的學習要求對學生進行評分,此種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情感、個性與想象力,影響了學生的發展。描述性評價要求使用描述性語言評價學生的努力過程、情感體驗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一般以鼓勵性語言為主,激發學生探究欲望,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第三,整體性評價與差異性評價相結合。智力論認為,中職生在興趣、愛好、特征等方面差異較大,為了關注學生差異,可實現整體性與差異性結合,體現評價的全面性與正確性。同時融于個體與集體表現,滿足不同學生的精神需求。經過分析發現,差異性評價應該停留在不斷進步與提升上,要求通過學生原先與當前成績的動態對比,了解學生的進步情況,并引領學生走向成功。
第四,個人與小組評價相結合。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教師是教學評價主體,忽視了學生對自我的評價,影響了評價全面性。合作學習要求突出個人評價,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參與意識,并在長期活動中體現學生的價值。從中職生特點上分析,學生沒有升學壓力,所以不能只評價個人成績,可利用小組方式進行評價,讓學生體會自己對小組的貢獻,體現學生的價值。而且此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進而不斷改正。
三、 任務驅動下中職教學合作學習評價操作流程
(一) 任務驅動下進行合作,結束任務后認真開展評價
開展合作學習前,教師首先將教學總任務分化為很多小任務,并實現學生合作、教師引導與合作評價的結合,等到學生完成任務后及時進行評價。一般評價時,主要從小組成員參與度、討論情況、任務完成結果及對問題的理解等進行評價,給使用新穎和創意方法解決問題的學生加分。在此種學習氛圍下,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保證了合作學習的進展。由于合作學習前一個任務會影響后一個任務,因此,教師必須及時進行反饋,提高學生的認識,并在長期學習中不斷調整學習策略,給自己確定好下一階段學習目標。
(二) 學生自評、組內自評,并確定個人合作成績
開展學生評級時,首先要求學生結合自己在活動中的特點、表現等給自己進行評價,一般可以從知識、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進行考核,同時可涵蓋態度與情感等內容。例如:參與合作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學習的任務完成度,與他人的合作進展,能否聽取他人意見,是否在活動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及能否熱心幫助他人等。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綜合全面地認識自己,同時提升了學生的管理能力、約束能力及自我水平。
開展組內互評時,要求各個成員闡述自己的特點,然后其他成員補充,結合該成員的表現全面評價。為了促進組間發展,組內互評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并誠懇指出成員缺陷,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三) 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主要由小組自評與教師評價組成,最后確定出小組合作成績。一般完成任務后,要求給小組成員留有充足的反思時間,分析影響任務或促進任務完成的因素,并鼓勵成員認真探討,并制定出改進措施。
教師進行評價時,必須收集多方面信息,一般在詳細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客觀、準確的評價。還要挖掘小組在合作學習中的優點,給予成員表揚,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指出小組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引導小組成員共同努力。
此外,還要評定合作學習成績,一般個人合作學習成績=個人評定成績×40%+小組評定成績×60%。
四、 結束語
本文主要在任務驅動下對中職數學合作學習評價價值的建立進行分析,從應用結果來看,合作學習評價機制給組建成員制定了合理的學習目標,并實現了小組任務的分工,加強了組建成員的協作配合,提高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趙國輝.建構任務驅動型合作學習模式,優化開放教育課堂教學績效[J].科教文匯,2014,(09).
[2]吳潤莘.中職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1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