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焱鑫
摘要:瑜伽是一種起源于古印度的運動方式,由于瑜伽有著塑形健身、緩解生理和心理壓力等的積極作用,現如今已經成為備受人們關注和喜愛的一種健身方式,世界各地都活躍著大批的瑜伽練習者。瑜伽近年來被引入高校校園內,作為一門選項課存在,是學生們最喜愛的選項課之一,因此也是高校最搶手的選項課之一。本文從教學目標、原則、內容、方法以及評價等多個方面對高校瑜伽選修課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校;瑜伽選項課;教學模式
一、 引言
瑜伽課與球類等競技性體育課的差異性較大,其對教學模式的要求比較特別,因此,構建高效合理的教學模式對瑜伽課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二、 瑜伽選項課的教學目標
首先,教學目標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瑜伽有利于他們增強柔韌性、塑形健身、預防疾病,能夠發揮這些作用的瑜伽體位都應該被列入教學目標之中。其次,瑜伽課教學目標的設計一定要符合高校的體育課程目標,與學校的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另外,瑜伽課的教學目標還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滿足社會的需求。隨著社會的不斷革新,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注重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要求自身能夠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所以希望通過練習瑜伽來緩解來自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因此,瑜伽課的教學目標應該面向社會發展潮流和需求。
三、 瑜伽選項課的教學原則
其一,瑜伽課的教學應該本著科學性的基本原則。教學過程中應該將瑜伽課程理論知識與其實踐練習緊密結合起來,將理論充分貫穿于練習過程中去。而且要積極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前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然后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自行思考和練習,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二,瑜伽課的教學應該堅持差異性原則。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愛好和價值取向,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的不同需求,充分提高瑜伽課堂的質量和效率,通過瑜伽課來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培養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其三,瑜伽課的教學應該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發揮創新精神,根據自身不同的身體狀況和個人愛好創新性地創造新型的瑜伽動作,然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動作探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 瑜伽選項課的教學內容
瑜伽種類多樣,體位多達84000多個,這就為瑜伽的教學內容提供了充足的教學資源,促進了瑜伽教學的多樣性與差異性。一般的瑜伽培訓中心根據動作的難易程度將瑜伽大致的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瑜伽三種。而就高校瑜伽選項課而言,絕大多數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瑜伽,而且一個星期也只有一次課程安排,所以,高校的學生比較適合練習初級瑜伽,因此高校瑜伽課可以就初級瑜伽的體位動作進行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地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選擇教學的瑜伽動作。此外,高校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適當地調整體育課程時間,在允許的條件下延長或增加學生的瑜伽學習時間。
五、 瑜伽選項課的教學方法
高校一般采用的教學方法包括直觀教學法、自主學習法以及語言教學法等。分別地,直觀教學法是瑜伽教學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其中包括領做法和示范法等。領做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同步練習,這樣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瑜伽體位動作的學習和掌握,充分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示范法就是教師首先將要學的體位動作行云流暢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之前感受到動作的優美,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自行編制瑜伽動作,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語言法是瑜伽課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柔和的語言引導學生進行動作的轉換和呼吸的調整,幫助學生實現呼吸和動作的一致性以及通過呼吸來緩解瑜伽動作身體的壓力。以上三種方法都是瑜伽課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或者可以將這幾種方法進行結合,利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瑜伽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練習一些熱身動作來舒展筋骨,然后再開始一些簡單的瑜伽動作練習,最后再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適當地增加一些有難度的動作,掌握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加深學生對瑜伽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教學方法,播放一些較為舒緩的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進行冥想,想象在一片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自己是天上的一朵白云,隨意地飄蕩著,從而真正地實現身心的放松,加強了對瑜伽的認識。
六、 瑜伽選項課的教學評價
隨著現代化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及對學生綜合發展要求的不斷提高,瑜伽課的教學評價要突破傳統的以動作熟練度為準的評價模式,應該在考核學生瑜伽基本動作的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心理和精神層面、瑜伽課出勤率、課堂表現以及學習態度等加入到評價體系中去,不斷改革創新教學評價模式,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教師可以將上述的學生自主編制的瑜伽動作的考核納入教學評價范圍中去,要求學生自行組成5-6人的小組,通過自己查閱各種資料,研究討論之后來共同編制一套完整的瑜伽動作,自行編排隊伍,選擇背景音樂,并在過程中穿插動作和呼吸的講解,這種考核方式有利于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增強學生對瑜伽的認知和熟悉,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對瑜伽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七、 結束語
瑜伽作為一門引入高校不久的新型課程,其在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仍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有待解決,要求高校和教師不斷改進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實踐來尋找一種科學高效的瑜伽選項課教學模式,以此來不斷提高瑜伽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緩解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彤.高校《瑜伽》選項課教學模式構建的研究;《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74-75,共2頁.
[2]張博.瑜伽選項課教學模式構建的實驗與研究;《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237-239,共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