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雙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學科體系當中,物理屬于較為重要的學科,而且其呈現出明顯的實踐性特征。因而在展開教學之時,必須要讓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實踐機會,讓其自己來完成一些物理實驗,從而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強化。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實驗;實驗教學
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實驗教學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如果能夠保證實驗教學真正有實效,學生則能夠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對物理知識形成清晰的認知,個人的物理學習也會呈現出一定的創新性。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主要有演示實驗、分組實驗以及自主實驗等,每種實驗均有著不同的作用,教師要做到區別對待,確保實驗的效能得到真正展現。
一、 實驗教學的演示
演示實驗,其主要的功能是演示,即學生要通過對教師的演示進行細致的觀察來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當然,若想使得學生的參與度得到提高,教師可讓學生對實驗進行設計,并在學生的設計當中選用最為可行的設計方案來進行演示實驗。這樣一來,學生也就真正參與到了演示實驗之中,其思維創新性能夠得到提升。學生在進行完成設計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實驗的方法予以深入的思考,要將物理現象和最終的結論聯系起來,如此方可保證結論的正確性。因此,教師還要促使學生能夠對實驗方法有清晰的認知,因為這是學生展開創新思維的基礎所在。在常態化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能夠勇敢地進行猜想,哪怕學生的猜想出現了問題,教師也不可完全予以否定,如此方可保證學生探究的訴求真正生發出來,并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當然,教師還可將演示實驗進行必要改變,增加一定的探究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探究的氛圍之中,進而提升個人的創新能力。舉例來說,在引導學生去學習天平的使用方法之時,教師就可通過兩次測重(即左物右碼和右物左碼)向學生展現兩個不同的測量結果,這樣一來,學生的探究意愿就會生發出來,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相關的知識,也會逐漸形成創新意識。
二、 實驗教學的開展
1. 分組
分組實驗中的主體是學生,全部的實驗流程均由學生來操作完成,教師要從旁予以指導、糾正。有效的分組實驗能夠使得學生將個人的全部能力發揮出來,圍繞著既定的目標展開探究。在組織分組實驗之時,教師并不一定要讓學生按照教材規定好的思路進行實驗,可以讓學生自行去設計,只要不違反原理,并能夠切實達成目標即可。在學生完成相關的實驗以后,教師要立刻展開有效的點評,要讓學生知道實驗中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也明白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如此則可使得學生對實驗有整體性的認知,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而且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會得到切實的保護,參與物理實驗的意愿也會得到強化,實驗的相關能力也能夠得到大幅的提升。舉例來說,在引導學生展開“蒸發”的相關實驗之前,不妨先讓學生去猜測一下用哪種方法進行實驗更為有效,并能夠將影響蒸發的相關因素予以凸顯。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去進行分組實驗,效果自然就會提升很多。學生完成實驗之后,教師再和學生一起去對不同的實驗方法進行比對,學生就能夠知道如何去設計最為完美的實驗。
2. 記錄
在實驗的過程中,對數據的記錄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切實掌握讀取數據的姿勢、具體的方法以及精準地記錄。教師可將一些錯誤的情況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自己來進行判斷,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實踐中真正予以注意。需要重點提醒的是,教師一定要通過有效的途徑來讓學生形成嚴謹、認真的科學觀,保證學生不會去更改實驗數據。另外就是要促使學生去完成統計表的制作,能夠在完整的數據表格中發現規律。
3. 分析
從實驗最終呈現的結果角度來看,因為實驗的人員、器材以及方法存在著差別,數據方面出現偏差是十分常見的。而在此時,教師就要適時地加以引導,讓學生主動去對實驗的整個過程展開分析,并發現導致偏差的根源所在。在此基礎上,再對實驗進行必要的調整。這樣就會使得學生的學習意愿繼續保持,思維更加深入。舉例來說,學生在完成動滑輪實驗的過程中,其實驗的數據和教材中的理論值之間會出現較大的不同,此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思考一下在實驗中有哪些地方是做得不夠完善的,并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該怎樣予以改進。分析對于保證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的,切不可忽視。
4. 整理
在完成全部的實驗任務之后,學生還必須要對實驗中所使用的各種器材進行整理。而且整理也必須要依照一定的要求進行,這對學生愛護公物意識的培養是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的,并且能夠讓學生明白實驗是以器材歸還原位為結束的。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實驗學習過程與成效進行整理,即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考核。這種考核可以是在課時教學中展開,也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后集中進行,通過行之有效的考核,方能對學生的學習成效有切實的了解,并以此為依據來對教學進行適當的完善。
三、 實驗教學的突破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實驗教學也必須要打破常規的設置,要將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作為重點工作來落實。教師要在保證教學實效性的基礎上,對實驗教學進行必要的調整與創新。比方說可以將部分的演示實驗交由學生來完成。要讓學生自己去設計方案、準備器材,并獨立完成實驗報告。這樣可使得學生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創新思維。
四、 課外實驗的開展
物理課堂中的時間不可能全部用來進行實驗,而學生的實驗能力又是不可或缺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展開實驗,教師就要通過有效的渠道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驗。要讓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來完成難度不大的物理實驗,而且要確保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需要提醒的是,教師一定要確保全體學生均能夠自發展開實驗,并通過有效而富有創新性的思維來完成實驗。確保課外實驗的有效性,可使得學生的學習意愿得到強化,對相關物理知識的把握更加到位,個人的實踐能力也得到切實提升。
五、 結束語
由上可知,在展開初中物理教學之時,實驗教學是必須要得到切實關注的,這是提升學生物理綜合素質的有效之道。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之中,并能夠將個人的主體效能完全展現出來,教師也要予以適當的引導,如此方可確保實驗教學真正有實效。
參考文獻:
[1]許積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讀寫算:教師版,2014,(1):46.
[2]于恩坤.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4,(4):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