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啟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的鏗鏘步履中,在攻堅克難、決勝全面小康的偉大進程中,我們即將走過極不平凡的2017年。
翻閱光陰的相冊,我們感恩那鏖戰中汗水流淌、淚水奔涌的時刻。唯奮斗過,才知來之不易。我們深知每一個脫貧人口數字增加的艱辛,我們親身踐行了為全面小康補齊短板的幸福。辭舊迎新之刻,我們也會深深緬懷那些犧牲在扶貧路上的戰友們,我們將以凱歌慰忠魂。
這一年,我們邁上新征程。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今后幾年要打贏的三個攻堅戰之一,再次作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專辟一個章節共208字,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新論述,提出新要求, 指引著脫貧攻堅戰全面深入推進。
這一年,我們實現新突破。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為根本遵循,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基本方略,擼起袖子干,下足繡花功,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包括蘭考、井岡山、赤水在內的28個貧困縣,經嚴格考核評估后脫貧摘帽,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貧困縣總量的凈減少。我們即將再次取得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的成績,向全面小康偉大節點交上一份沉甸甸的年度答卷。
這一年,我們再攀新高峰。我們吹響了決戰深度貧困的沖鋒號,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硬的舉措,攻克堅中之堅,解決難中之難,向著最難啃的“硬骨頭”進軍。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四川涼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以及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貧困縣和貧困發生率超過20%的貧困村,這些深度貧困地區的群眾,將充分共享社會進步成果,親身感受“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承諾的分量。
這一年,各地頻現新探索。貴州安順市塘約村,通過“眾籌聯營、村社一體、抱團發展”的綜合改革,兩年迎巨變,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不足4000元增加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3年不足4萬元增加到2016年的202萬元;山東-城縣把“扶貧車間”開辦到田間村頭,讓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群眾、集體、企業、社會多方共贏。四川辦起的4萬多所農民夜校,成為宣傳扶貧政策、傳授致富本領、交流脫貧經驗的大課堂,成為脫貧攻堅的加油站;陜西旬陽縣以新教育立志向、新民風樹正氣、新機制增動力,讓貧困群眾認識到志氣上的差距,補上“精神貧困”的短板…… 脫貧攻堅,黨心與民意同頻共振,基層探索如雨后春筍,各有千秋,百舸爭流。
這一年,我們隊伍更堅強。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打贏作風攻堅戰。我們在對決深度貧困的艱難之戰中,一邊改造客觀世界,造福貧困人口,傾力補齊短板;一邊改造主觀世界,不斷糾正問題,加強隊伍建設。我們積極解決扶貧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工作作風問題,連續出臺制度,嚴肅紀律,加強管理,確保責任落實、措施精準、資金管理使用規范、工作務求實效。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回顧即將逝去的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國扶貧開發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部分,在2016年基礎上再攀新高。我們既要看到成績,增強信心,還要正視差距和不足,自我加壓,不斷磨礪。我們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脫真貧、真脫貧”的要求,謹記“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的指示,更加精準地向著造成深度貧困的致貧原因進軍,以我們的辛苦指數換取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確保脫貧攻堅質量,交上過硬答卷,為鄉村振興打好基礎,為全面小康補齊短板。
作別2017,迎來2018。事業尚未成功,我們仍需努力。
加油干。
(曹金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