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芳
摘 要:科塞承認并正視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和沖突,他認為如果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正確對待和處理沖突和矛盾,及時構建“社會安全閥機制”,有助于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的完善,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構建“社會安全閥機制”,更好地防范及應對沖突。
關鍵詞:沖突的定義;根源及類型;社會安全閥機制;啟示
在現實社會中,矛盾和沖突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沖突理論學者注重分析沖突對于社會穩定的負面作用,強調沖突對社會穩定的破壞性結果,對此,科塞承認并正視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和沖突,他認為如果能夠及時構建“社會安全閥機制”,則能夠更好地防范及應對沖突。科塞是社會沖突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獨特的科研視角開拓了沖突理論研究的新視野。
一、科塞對“沖突”的定義、根源及類型的論述
科塞將“沖突”定義為:“是有關價值,對稀有地位的要求、權利和資源的斗爭。”科塞指出社會沖突的根源有兩種:第一種是由于資源、地位和權力的分配不平均,屬于物質上的原因。第二種是源于價值觀的不一致,即非物質性原因,亦即人們對現有的制度懷疑并缺乏信心不再接受現有制度的合法性。科塞把沖突類型劃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群體內沖突和群體間沖突,它的劃分依據是分析沖突是發生在群體內部還是群體之間。第二種是現實與非現實沖突,它的劃分依據是沖突本身是目的還是手段。第三種是初級群體沖突與次級群體沖突,初級群體沖突并非經常發生,但是這種沖突一旦爆發將會非常的激烈。次級群體沖突是指作為集體的代表參與的以集體的目標為動機的意識形態下的沖突。
二、社會安全閥機制
科塞在承認沖突和矛盾普遍存在的前提下,提出“社會安全閥機制”,即通過釋放沖突中的不滿情緒,保持社會結構和社會穩定的一種社會安全機制。科塞認為“社會安全閥機制”有三個特點: ①允許社會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社會中只有存在沖突才會不斷完善。②替代目標是社會沖突的指向。科塞提出“安全閥制度”是為轉移不滿、敵對情緒轉移提供手段的制度。③“社會安全閥”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科塞認為,“安全閥”機制是發泄沖突敵對情緒的有效通道,其中的“發泄敵對情緒”正是具有“安全閥”的功效。在社會的構建和運行中,強烈的敵對情緒可以通過“社會安全閥”進行發泄,社會通過構建合法的“安全閥”機制,能夠釋放各種社會緊張情緒,避免最終出現嚴重的沖突,社會系統才有可能維持和諧、均衡的狀態。
三、科塞“沖突理論”對當代社會的啟示
沖突是一種非理性行為,當社會沖突爆發和激化時,沖突與矛盾會引發正常社會秩序和社會結構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亂無序和分裂對抗,進而對社會群體或社會系統造成一定的破壞性影響。但是,如果“沖突”經過允許自由表達,使之得到合理的發泄和引導,則能夠有效防止被堵塞的敵意傾向的積累,進而防止不滿情緒的爆發。因此,沖突的發生,在另一種意義上也能夠作為一個危險的信號提醒社會成員,特別是使管理者能夠通過沖突中凸顯的問題進行反思,進一步調整現實中的制度和規范。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不斷加快,如何科學有效地化解各種矛盾沖突,使社會矛盾和沖突在初期就得到消解,避免局部性的、當前潛在的問題演變成全局性的、長期的問題,是維護社會和諧和保證社會穩定的重要任務。從科塞“沖突理論”中反思,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構建“社會安全閥機制”,更好地防范及應對社會沖突。“安全閥”可以分為“無形安全閥”和“有形安全閥”,“無形安全閥”主要構建人們思想意識上和心理上的“安全閥”,比如加強人民法治觀念教育、提升政府公信力、提高基層干部的科學決策能力、增強媒體的客觀性和實效性等方式。“有形安全閥”可以是資源,或者是組織機構,其存在目的主要是用來緩解社會沖突、疏導不滿情緒。比如,不斷完善預防處置法律體系、建立暢通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健全社會安全預警機制、完善依法辦事的政府權力操作機制等。因而,在構建“社會安全閥”體系的過程中,可從構建“無形安全閥”和“有形安全閥”兩個方面進行完善,“社會安全閥”能為社會或群體的成員提供表達訴求、發泄不滿情緒的正當渠道,從而在維護社會和群體的生存、維持既定的社會關系中,發揮“安全閥”一樣的功能,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均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2]賈春增.外國社會學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