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偉 張薇琳
摘 要:如何根據高職院校自身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構建基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創新創業教育管理與機制,是高職院校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點。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有利于推動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有助于大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提高社會適應力。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一、現狀分析
近些年來,許多高校積極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整體看來,依然存在力量分散、形式單一、缺乏整體規劃、實際效能不高的普遍現象。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滯后。主要表現在:一是沒有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修訂。二是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沒有注重與專業課程體系、其他學科課程的有機結合。三是在教學方式上,不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2)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條件不足。目前,絕大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師資主要來源于從事企業管理學科教學的專業教師和從事學生就業工作的就業指導教師。這部分教師往往存在創業實踐經驗不足、只能進行理論教學的問題。
(3)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不夠完善,貫徹執行力不足。盡管我國很多高校已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制定了相應政策和實施辦法,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仍存在政策體系欠完善、貫徹執行力不足的問題,給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1)創新創業教育要緊密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方面,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開設必修課和選修課,給予相應學分。另一方面,在專業課的課堂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意識教育。根據學科性質和專業特色,在現有專業課程中,結合生產生活實際,挖掘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通過滲透、結合、強化的方式,把專業課教育和實踐教學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喚醒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
(2)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以學分的形式將其納入到學生校內頂崗實習,創新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和個性化輔導兩個方面來豐富學生的創新創業體驗,整合形成“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將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人文素養和思想素質教育、品牌講座、社團活動、理論與人文類競賽活動、文藝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職業技能培訓等第二課堂活動整合形成“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該計劃應包含科研創新訓練計劃、創業訓練計劃、科技競賽計劃、人文素養提高計劃和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五個子計劃,每個子計劃包含若干項目類,每個項目類由若干具體活動項目組成。
科研創新訓練計劃:主要是組織開展各類科學研究(包括學生申請科研課題、參與教師課題研究等)、技術發明、創新型實驗、開放實驗等活動。
創業訓練計劃:主要是組織開展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活動。
科技競賽計劃:主要是組織參加學科競賽、挑戰杯競賽和其他專業(技能)比賽。
人文素質提高計劃:主要是組織開展社團活動、理論與人文類競賽活動、群眾性(非專業)文藝體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主要是鼓勵學生參與外語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各類職業資格、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考證活動。
三、總結
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客觀性對社會經濟的充分反映,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性與內部規律性對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然性要求,其實現形式是高等教育同科技與經濟、文化與社會的結合,推進科學技術創新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促進先進文化不斷前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趙 麗,陳 曦.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5).
[2]薛 慧.關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思考[J].江蘇高教,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