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楊瑩
摘 要:文章為掌握專科學校護理專業學生醫用化學實驗的學習動機,采用隨機抽樣法,以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學生為例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結果得出結論:在醫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關鍵詞:學習動機;醫用化學實驗;護理專業
學習動機是指通過鼓勵和激發使學生產生一種內在的驅動力,使之向某個目標邁進。學習動機不僅能推動學習行為,還能決定學習質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升學習效果。
一、調查設計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研究采用無記名的方式進行,以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在校生為調查對象,隨機抽查3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共回收281份,有效率為93.7%。其中女生比例為92.2%,男生比例為7.8%;理科學生比例為37.5%,文科學生比例為62.5%。
2.調查方法
采用黃希庭等編制的《學習動機問卷》。
3.數據收集與統計
問卷調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學生選擇回答“非常贊同”“贊同”“不一定”“不贊同”和“非常不贊同”分別對應的分值計為5分、4分、3分、2分和1分,綜合分數越高表明學習動機越強烈。數據處理與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護理專業學生醫用化學實驗學習動機的整體情況
在調查結果中動機類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物質追求、求知進取和社會取向,動機均值分別為4.75,4.11和3.69。其中78.6%的學生學習醫用化學實驗是為了“能勝任未來的工作”,62.7%的學生是為了“報答養育我的恩人”,59.9%的學生是為了“學本事好賺錢”。專科學校護理專業學生學習醫用化學的物質性占主導位置,其次是小群體性取向,求知進取排在其后。這反映出當代專科學生學習醫用化學帶有一定的功效和利益色彩,雖然功利性動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動學生的學習,但并不能成為一種良性的、持久的助力,需要教師及時加以引導,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目標。
2.護理專業學生醫用化學實驗學習動機的差異性
通過對文理科背景的學生學習動機調查結果分析得知,在文科和理科知識背景的學生在害怕失敗、個人成就和小群體取向上無顯著差異,在求知進取和社會取向動機水平上有顯著差異,理科知識背景的學生高于文科學生。物質追求動機水平上也存在顯著差異,文科知識背景的學生高于理科學生。
三、建議
不同知識背景的學生在學習動機類型上顯示出了顯著的差異,這些差異反映了文理科背景學生的群體特征。調查結果給教師提供了一些啟示:①由于文理科知識背景的不同,學生對醫用化學實驗的學習持有不同的學習動機。教師在教學時應考慮到差異性,做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不能搞“大鍋飯”教學,做到分層次教學,確保提高實驗整體教學質量。②教師要強化醫用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意識到本課程對后續專業實踐和實際工作的重要性,此外,還應及時更新實驗技術,擴充與崗位對接的實驗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醫用化學實驗中測定水的總硬度旨在練習、規范滴定操作,在學生掌握該實驗操作的前提下,教師可以給出其他滴定操作題目(如利用NaOH滴定阿司匹林原料的含量)供學生練習參考,一方面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滴定操作要點,另一方面能讓學生體驗滴定操作與專業知識的直接聯系。③社會存在的就業難問題,給一些護理專業學生的思想造成了沖擊,使一些學生的學習動機發生了較大改變,增添了許多功利色彩,并希望收到立竿見影的成效。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動機,只有具備了明確且正確的學習動機,才能為學習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④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建立社會責任感和專業服務意識,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具有良好品質的優秀護士。
參考文獻:
[1]王林發,陳秀鳳.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48-56.
[2]黃希庭,鄭 涌.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9:30-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