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坪
摘 要:由于歷史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因,在社會領域男女兩性存在一定的性別偏差問題,導致性別不平等現象十分嚴重。為了對高等教育中性別偏差進行研究,文章就目前高等學校當中存在的社會性別偏差問題進行綜述,并以此為根基,開展了高等學校性別意識教育的方案設計,希望通過高等教育實現社會性別平等。
關鍵詞:高等教育;社會性別偏差;性別意識教育;性別平等
一、高等學校中社會性別偏差問題
1.入學偏差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在現階段,高校招生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性別偏差問題也逐漸明顯。在相關的統計數據當中,外語類院校、師范類院校和護理專業院校都表現出男女學生比例存在嚴重偏差的現象。在這類院校中,女生比例居多,這反映出了一種“假平等”的特征。部分女生之所以選擇這類院校和專業,更多時候是由于家庭觀念、傳統理念以及社會習慣的影響。大部分人對于女性的定位已經有了固化的現象,從而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刻板認知,導致存在入學條件上的性別偏差。
2.教育過程不平等
在教育過程中,學科設置存在性別隔離的現象也不容忽視。在數據調查當中,多數學校存在學科分化和性別分流的特點。以教育、社會服務類專業為例,由于受到傳統社會男性中心的影響,這部分專業成為女生的首要專業選擇,而在水文地質、測量工程等專業當中,男生比重超過90%。由此可見,社會存在的性別價值觀和性別角色觀直接影響了女生和男生的學科選擇。
3.教育結果不平等
在教育結果層面,結合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女大學生的就業比例相較于男大學生為低,同時就業層次也較低。在某省的2013年度就業情況調查當中,女生就業率低于該省份歷年平均就業率,同時,女生就業質量也相對較弱。以同等學歷作為對比,在2013年,該省女研究生畢業生人數為1.03萬人,男研究生畢業人數9100余人,而就業率的統計中,女生就業率為60.38%,男生就業率為69.72%,可見,在社會就業環境中,仍然存在較為嚴重的性別歧視。
二、高等學校中性別意識教育開展方法
為了能夠從根本上避免社會性別偏差,實現性別平等,筆者認為,在高等學校中需要通過性別意識教育來完成學生的性別意識培養。
1.建立性別意識的德育
在目前的高校學生中,多數學生缺乏必要的社會性別意識,為了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性別意識,就應當在高等教育的教學環境中優先樹立全新的、先進的性別理念,并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的滲透作用使社會性的性別歧視得到改善。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高等教育從業者可以采用“均衡化”發展的德育來幫助女大學生建立先進的性別價值觀。女大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提升自身素質,并形成平等健康的理念。與此同時,高校教育還需要將德育的性別意識教育與綜合素質教育相結合,將學時、學分的考核制度納入課程管理當中。
2.構建社會性別意識通識教育
在女性學科之外,高等學校還可以開設專門的性別通識類課程,通過專業選修的方式來建立模塊化的教學制度。例如,可以開設專門的“社會性別基本理論與方法”通識教育課,利用3學時、2學分的方式進行培養。在課程當中,教育者應當將課程體系與學生的專業課體系進行滲透和結合,并形成科學知識體系,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性別意識。
3.實施社會性別意識的教師教育
為了能夠實現專業的性別意識教育隊伍,在高等教育階段,還需要開展針對教師的社會性別意識教育。在高校教師體系當中,高校的教育從業者可以進行有制度、有系統、有規劃的培育,并依照國家的教育行政管理規定,將社會性別意識教育納入高等教育教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當中,使教師擁有指導性別意識教育的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歷史遺留問題的性別偏差,是人類原始文明的固化概念,其本質上不應該成為現代社會的指導思想和認知內容。因此,在高等教育領域,教育者應當深刻分析研究社會性別偏差問題,并通過開展積極的教育改革,來培養具有高度精神文化素質和科學修養的合格學生,實現先進價值理念的社會滲透,完成社會價值取向的轉變,使社會得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新葉.論高等學校實施性別教育的價值取向與可能性[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6(5):53-57.
[2]于 華.社會性別教育納入高校教育研究[D].石家莊: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