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投影機、顯微投影機、多媒體電腦等等作為新的教學儀器陸續進入了課堂,甚至于Internet網也被運用到了教學。這些教學媒體的應用,不但充實和溝通了各學科知識的傳送和相互滲透,實現了學科知識的內涵豐富與外延的擴展,而且在促進和提高了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探索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以其獨特的優勢正逐漸為教師們所采用,并為學生們所喜聞樂見。
多媒體教法,其特點是教師和學生中出現了多種“媒體”:標本、實物、電腦等,這些教學媒體,不僅準確,豐富地“攜帶”了許多教學信息,而且把這些知識內容轉化為生動活潑的聲,像相結合的活動“語言”。借助媒體的傳送,生物學中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具體了。學生借助媒體的幫助,對所學知識看得見,摸得著,更加激發和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理解和分析問題能力。
下面,就我個人近年來的實踐,談談對多媒體教學的探索:
恰當地運用媒體,激發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很多中學生對生物課感興趣是因為生物課講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或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生理過程,但在當今視訊高度發展的時代,中學生們早已不再滿足于老師口中念念有詞的“生物”了,而是希望老師能夠帶領他們遨游在生物學的海洋中。
實物投影儀的出現,使老師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一只小小的昆蟲慢慢在學生面前解剖,如:在講述初一《生物》“節肢動物門”這一節時,抓一只蝗蟲,置于實物投影儀的展示板上,對照實物在講解的時候,就顯得那么充實。然后,你可以親自將蝗蟲的頭、胸、腹部指出,并數一數蝗蟲有多少對足,甚至可以把每一對足拔下來,比較一下這些足有什么特點,特別能突出一對發達的后足,從而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蝗蟲那么能跳……恰當地運用好各種媒體,把實物再現在學生的面前,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有專家說:注意是心靈的門戶,意識中的一切都是要經過它才能進行的;注意是保證學習的必要條件。
用多媒體電腦,增大課堂教學容量:中學的生物教學只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識,任課老師有很大的自主性,必竟“生物學“與我們自己息息相關,就象我們今天面臨的人口、環境、糧食、資源等世界性問題,無不與生物學有關,因此我們可以教給學生更多書本以外的生物學知識。
展現多媒體電腦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人的思維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多媒體的出現,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其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逐步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雖然實驗無法用其它形式代替的,但根據中國的國情,在可以開出實驗的學校往往都是人滿為患,學生無法一一動手做實驗,而且生物科的許多實踐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做完的,因此,模擬實驗變得很實用了,我們可以在多媒體電腦上展現植物的生根發芽過程,展示生物的生理過程,模擬解剖動物、人體……就像“細胞的有絲分裂”一節,我在電腦上給學生演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數目變化過程,使課本上一個個平面圖變成一個連續進行的生理過程,然后由學生自己概括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規律,再加以總結。把教學的重點、難點變得容易、有趣。
還有在“植物的水分代謝”這一節,我也是借助于多媒體電腦,把半透膜兩邊水分子的運動演示出來。一邊是升高了的液面,一邊是半透膜兩邊水分子的運動狀況,看完之后,學生們自己就可以得出:半透膜兩邊的水分子都在運動,只是單位時間內從高濃度一邊向低濃度一邊運動的水分子多,所以漏斗內的液面會上升,這是一個動態的平衡。(單位: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旗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