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盛行學校把考試成績看成是評判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在應試教育體制下,課堂死氣沉沉,老師“滿堂灌”、“填鴨式”,師生互動少,嚴重扼殺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行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必須首先更新教育觀念,因為教師的觀念是教學的關鍵。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如何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要想把這門功課教好,就要想辦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認識并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意義,感覺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質疑和提問,向老師“刨根問底”,甚至提出“標新立異”、“異想天開”的見解,對于他們在思維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小小的“閃光點”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學生喜歡上了這門課程,才能在整個課堂上保持旺盛的精力,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使課堂的每分鐘變成有效的學習時間。
使用恰當的教態:在走上三尺講臺之前,我曾讀過這樣的一段話:“教師燦爛的笑臉是學生心中永不凋謝的花朵。你笑臉對學生,學生才會笑臉對你,你給學生一縷陽光,學生會還你一個太陽。”當上老師后,我時刻記住這句話,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一直以微笑面對學生,并且發現微笑帶來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對大部分學生而言,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使學生產生樂觀、自信、從容、積極向上的心態,而教師的微笑正好有此神效,課堂上教師的微笑使學生感到學習是樂趣而不是包袱。他們放下了心里包袱,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和老師默契的配合,以積極的心態去接受新的知識,成績自然就會好起來。
上課要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問題解決是數學發展的動力,所以對解難題的教學歷來受到教師的重視,現代數學教學更是強調“問題解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鍛煉思維、提高應用能力。而傳統地數學教學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強調了數學演繹推理的一面,忽視了數學作為實驗科學的一面。現在,計算機強大的處理能力為數學的發現式學習提供了可能,它的動態情境可以為學生“做數學”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使學生可以自主地在“問題空間”里進行探索,來做“數學實驗”。從而在課堂中可以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如在講“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中,以前的口頭講授很難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學生總感到很模糊,問題得不到很好地解決,而現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讓一個點動起來,軌跡也同時呈現出來;一個梯形繞著它的一個梯形旋轉,不停地把軌跡表示出來,學生很容易觀察到面動成體的效果。腦中有了動畫的效果,這時你再提出如果是個半圓面繞著直徑旋轉后會成為什么體的話,學生就會立刻在腦中旋轉起來一個球體,那么直角三角形┅┅還有什么會難道他們呢?
可以這樣說,如果我們很好的應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就會給孩子們創造一個空間,那么他們一定就會給我們展示出一個豐富的世界。
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規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我們往往采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而在立體幾何中,我們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
高中新課程的宗旨是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并處理好課堂的偶發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后,讓學生復述;講完一個例題后,將解答擦掉,請中等水平學生上臺板演。有時,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積極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例題,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學寫出。數學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在一堂課中,教師盡量少講,讓學生多動手,動腦操作,剛畢業那會,每次上課,看到學生一道題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我就有點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們即將做出答案的時候將方法告訴他們。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學生的思維本身就是一個資源庫,學生往往會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來。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用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單位:河北省寬城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