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作為一座城市交流信息、傳播知識的重要場所,它同時又是書的家園,是讀者集中閱讀、交流的雅居。隨著各地圖書館新技術、新服務層出不窮,帶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為了使大家對南川區圖書館建筑智能化有更多了解,以及更好地利用圖書資源,本文詳細介紹了南川圖書館建筑智能化系統設施,以便給圖書館系統的建設帶來借鑒作用。
南川區圖書館概述:南川區地處四川東南邊緣,為云貴過渡地帶,幅員2602平方公里,春秋時期為巴國屬地,目前擁有人口66萬,為區級建制。圖書館始建于1978年,83年、96年改建擴建了圖書館。2010年區政府新建了區圖書館,位于政府廣場右側,建筑面積4700m,舊館將作為分館進行管理,建筑面積1397m,共計總館舍6097m。南川區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信息基地,一直以來始終圍繞傳播知識、推動先進文化的繁榮發展,吸引更多更廣泛的讀者來圖書館學習。
智能建筑的定義:智能建筑是指,為“以建筑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
圖書館弱電系統的設計原則:圖書館弱電系統作為圖書館信息化業務應用和現代建筑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對圖書館今后高效開展各項文化服務業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圖書館的智能化設計必須緊扣圖書館的業務需求,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避免使智能化系統成為一種擺設。
實用性。系統的配置和設計最大限度滿足圖書館業務和管理的各項需求。
先進性。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并需考慮到未來新技術的出現,設計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確保系統在建成運行后的較長一段時間內不落后。
可靠性。系統選用在實際工程中應用廣泛的成熟可靠技術和產品,以保證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
開放性。采用標準化產品,避免各系統之間集成、互聯和擴展出現障礙。
可擴展性。充分考慮未來技術的發展和使用要求的變化,確保系統功能擴展和技術提升的可能性,保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圖書館建筑智能化弱電系統:網絡。根據圖書館業務需求可分為內部業務網絡、辦公自動化網絡和讀者用網絡,它們之間需通過一定的管理和技術手段實現業務的有效區分。前端點位需根據區域用途的不同來考慮設置語音、網絡數量。內部業務網絡主要是指圖書館的借閱系統和數字圖書館系統,辦公自動化網絡主要是指內部辦公網絡。辦公位至少按照3個信息點(1個語音、1個數據、1個光纖)考慮設置,可在今后通過跳接實現與不同網絡主干的連接。讀者用網絡是指在圖書館內設置AP信息點,實現館內無線網絡的全覆蓋,方便手機、paid等無線設備的接入,并且在閱覽桌下預留一些信息點作為無線網絡的補充供讀者訪問圖書館資源。
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圖書館作為公眾密集型場所和消防防火重點場所,綜合布線系統需采用低煙無鹵防火型線纜。考慮到系統的先進性和綜合布線系統需適當超前的需求,建議綜合布線系統按照支持千兆以太網的6類屏蔽布線系統設計。為了便于數據和語音的互換,前端計算機和電話信息插座、面板、跳線,全部采用6類屏蔽模塊和跳線。考慮到圖書館信息發布和宣傳的需要,前端有線電視點位主要設置在大廳、各會議室、報刊區、休閑區等區域。
安全防范系統。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服務中心,人員密集型公共場所,安全防范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安全防范系統主要是通過閉路電視監控,防盜報警、電子巡更、門禁系統等建立起一套完善、功能強大的防范體系。在設計圖書館安全防范系統時,重點安裝探測器區域為重要機房、主要出入口及通道、密集書庫、閱覽區及重要設備、特藏文獻書庫、財務室、電梯轎廂等高安保區。
樓宇自動控制系統。樓宇自動控制系統主要是對圖書館內的空調機組、新風機、恒溫恒濕機、VRV機組、給排水系統、通排風系統、電梯系統、變配電系統進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在保證環境舒適度的前提下,降低設備的能耗水平和運行費用,提高圖書館建筑物內機電設備的管理效率,實現物業管理現代化,以達到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目的。
圖書館業務自動化系統:圖書館業務自動化系統包括文獻采購、編目、流通環節的自動化系統、館際互借自動化系統和書目查詢自動化系統等。現代新型圖書館業務自動化已經擴展到借還書自動化,圖書查詢定位自動化,這些新系統、新功能使用戶更加方便的使用和獲取圖書館資源,提高借還書的效率。
數字圖書館的推出也是現代圖書館的一個重要標志,用數字技術處理和存儲圖書館館藏資源,通過各種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在各種平臺(手機、網絡、電視等)上的圖書館。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影響面更廣。
建筑智能化是建筑發展的大勢所趨。圖書館建筑的智能化,不僅方便了對大樓建筑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公共能耗,而且還方便了廣大讀者能更好的享受圖書館所提供的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單位:重慶市南川區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