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如何使個性化閱讀充滿高漲的誘人的魅力,真正“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實現學生對文本的真切對話?實踐證明,課文批注是通往彼岸的橋梁,是提高閱讀實踐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靜思默想:讀懂文本是批注的基礎。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欣喜地看到朗讀成了課堂的主旋律,遺憾的是從此冷落了與朗讀同樣重要的默讀。要培養學生完整的閱讀能力就必須重視默讀,就必須在教學中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靜思默想,靜思默想是學生作批注的前提,也就是語文課堂要給學生創設一個默默讀書的“場”,一個細細品味的“場”,一個靜靜思索的“場”。
選好切入點:要使學生的課文批注卓有成效,讓個性化閱讀充滿魅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選好批注的角度。
抓文本的精妙語言。所謂文本的精妙語言是指一篇課文中寫得最為精彩的地方,讀來酣暢淋漓,回味無窮。那生動形象的比喻、氣勢磅礴的排比、那栩栩如生的比擬、工整而有韻律的對仗……這些優美規范的語句往往也是課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抓住這些語言進行批注感悟,能快速領悟文本的人文內涵,陶冶學生的思想素養和審美情趣,大大提高閱讀教學效益。
剖思維疑點,寫自己的理解。學生在讀書時,難免會遇到閱讀障礙,并由此產生疑問和困惑。又如:《斑羚飛渡》一文,學生讀完此文后,有同學不明白在那萬分緊急的關頭,老斑羚為什么冒死而跳、視死如歸?并將疑點寫下。有學生提出:“鐮刀頭羊為什么會發出”‘吼叫’?“鐮刀頭羊為什么加入老斑羚的隊伍里”?這些思維疑點的批注激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針對學生對斑羚這個動物認識上的疑惑,引發了學生一番討論,老斑羚這動物在學生的辯論聲中知道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品格變得更高大、更偉大。可見,學生在思維困惑處寫下了自己疑點,便于在教學過程中探討、研究和解決,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感悟。
抒發感交點,談談自己的感受。所謂交點就是文本中能夠引起學生情感相互交叉碰撞從而產生強烈共鳴的地方。交點最能撥響學生們的心靈之弦,找得準,撞得正,一石能激起千層浪,在學生和文本之間就會產生巨大的“磁場”,就會生發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情、理、意、趣的“高端對話”。
發心中悟點(疑點),寫心中的感受。感悟點就是學生讀書過程中能夠得到啟迪、受到教育、有所收獲的課文內容或語言文字。學生的個性特點、心智水平,生活經驗的差異,決定了同一篇課文學生的感悟點的不定性。教師要把自主權還給學生,選擇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寫寫注注,做到有感而發,因人而異。如:在《貓》教學中老師讓學生對文章的主題思想的理解作批注。
先說第一種:把“我”看做描寫的側重點。這種觀點是否對呢?有些學生把自己想法批注在筆記本上:凡小說都是寫人的,而貫穿這篇文章全過程的人正是“我”,再加上文章中又大量的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足以表現“我”的思想性格。既然如此,把“我”看作描寫的側重點,并從“我”的思想性格特點入手來概括文章的主題。教者根據這樣的批注進行引導討論:這種批注其實不夠全面。請從實質上看問題,支配情節發展的主要因素卻不是“我”的思想性格,而是貓的命運;至于“我”的心理細節等,則是為了烘托貓的悲劇命運。撇開貓的命運來談什么精神問題,顯然不妥。此外,還應看到:主題應該是對作品全局的基本概括,然而所謂嚴以律己的精神或做人的道理,都只是涉及作品的一個局部的內容,這樣來概括作品的主題,無異于關于把第一、第二只貓的描述當成多余部分而加以舍棄了。因此,從全局來看,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再有第二種學生這樣批注:如果把貓的命運看作描寫的側重點,該得出怎樣的結論呢?這個批注結論就是:揭示生活中不幸的原因。
請看學生對第三只貓的批注:它無家可歸,在一個冬日早晨蜷伏在“我”家大門口,幾乎為冬寒和饑餓所殺,毛又被燒脫了好幾塊;而最不幸是在“黃鳥事件中成了代罪羔羊,被“我”驅逐,終于死在鄰家的屋脊上。然而這又是誰的過錯呢?這三只貓的遭遇,給我們透露了的一個深刻的認識:三只貓的不幸,從根本上說,就是由它們的弱小地位造成的。
綜觀學生以上的批注作評述:分析《貓》的主題思想,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把這三只貓的不幸遭遇看成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從整體出發來看悲劇的實質。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把三者等量齊觀。從全篇的布局看,第一只貓寫得比較簡略,第二只貓寫得稍詳,第三只貓寫得最詳細。這樣一個布局,生動地顯示了貓的悲劇有一個層層深入的發展過程:如果說第一、二只貓的遭遇可以算作悲劇的開端和發展的話,那么第三只貓的遭遇就是悲劇的高潮了。這個高潮,在加深悲劇主題和渲染氣氛上具有重大的作用,應當予以充分肯定;但也要看到此前的兩個部分(即開端和發展)并非與主題無關,它們在顯示作品思想內容廣度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就這樣學生們從不同的“點”感悟出“貓”的主題思想關鍵在于對作品描寫側重點的看法不同。學生在批注的過程產生深刻的心靈觸動,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享受美妙的批注魅力!(單位:內蒙古包頭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