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一門語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興趣是一個人學好一門語言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通過多年的英語教學,我深深體會到,要想在教學上獲得成功,就必須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學習。
中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匯,他們根本就不會感到學習英語真正的樂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它,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出發點。
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和激發孩子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我認為,趣味教學的核心問題是: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時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用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但就多數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至“兩極分化”,教學質量不佳。課堂教學氣氛是課堂的一種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結合的表現,是一種獨特的心理氣氛。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有利于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飽滿、興奮異常、相互感染、從而人人都參與教學活動。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多種手段營造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熱情,加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教師應大膽創新、鉆研教材,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靈活多樣的、充滿情趣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課前,可根據教學內容,由教師用學生聽懂和大致聽懂的英語講一個幽默笑話,一則諺語,或由學
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從而活躍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
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習氛圍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便對這位老師的課程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象也是教師們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以及學生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
首先,我們要關心、熱愛學生,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想得到別人的愛和愛別人,這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一個孩子在家有父母疼愛,進入學校以后,教師很自然會成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那么老師的一言一行,即使是關注的一瞥,一個信任的點頭,在孩子們眼中都是一種愛,是一種安慰和鼓勵。其次,不能“冷落”所謂“差生”,更不能歧視打擊他們,應給每位學生均等的學習機會,課堂上應激勵和信任每一位同學,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以及他們身上存在的“閃光點”。再次,注意學生在學習上的點滴變化,經常表揚先進,鼓勵進步,將鼓勵語言滲透到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教師要善于抓兩頭、帶中間,是所有學生都有興趣。老師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去愛護他們。批評的方式也很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只有師生關系和諧,感情融洽,學生才能興趣盎然地學習。(單位:新疆阿克蘇溫宿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