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中提出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主的理想,小組合作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我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面有如下體會:
一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新課改伊始,許多學生尚未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他們習慣了獨立思考,一問一答的學習方式,突然間要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解決問題,都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合作將個人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在合作學習中由于學習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積極的自我概念,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還是一個交往和審美的過程。(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標》中所提的“語文素養(yǎng)”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文化品位等內容,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進行熱烈討論,對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作用,與傳統(tǒng)教學對比,無疑是巨大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蘇赫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研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小組學習,就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以滿足其展示自己的愿望,讓他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是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誤區(qū)。目前,我已經有意識的把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引入課堂。但是,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在部分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誤區(qū)。誤區(qū)一:分組即合作。現(xiàn)在有些老師上課,出幾道思考題,劃分小組,前后桌,或鄰近幾桌為小組,讓他們合作學習,結果有的小組,根本沒人討論,有的小組說一些與課題無關的話,等幾分鐘后,請小組匯報,結果問題沒有解決,老師把答案說出來,其實這不是小組合作,導致耽誤了時間,學習效率低下。誤區(qū)二:參與即合作。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參與,同時應注意兩種現(xiàn)象:其一:無效參與。在轟轟烈烈的討論爭辯中,很多學生由于達不到教師設想的高度,在參與過程中并未真實獲得,而以一種虛假表象掩飾自己內心的無助。其二,小組“一言堂”。合作小組中由于學生層次參差不齊,能力強的學生往往成為了小組長,他的表達也決定小組整體學習的方向和過程,這就形成了小組的“一言堂”的局面。
三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1)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的,構建合作學習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前提。合作學習小組在構成上要根據每組成員的性別、性格、成績、智力等方面的比列進行組向平行微調,使同號的組員實力相當,組與組之間的綜合水平基本平衡。要使合作學習小組能夠正常運行,合作富有成效,則必須做好以下三件事:確立一個小組長。有責任心,成績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擬定一個核心目標。取一個積極向上的名字,作為一個核心目標。(2)教師的引導和組織策略。如果沒有老師有效的組織,沒有教師漸入佳境的引導和因勢而發(fā)的促進,學生因為自身的水平,就不能在較高層面上把握文本,這樣的合作必然是無序和低效的要有明確的合作學習的目標和人物。合作學習的形式和流程,合作學習過程的基本流程可以這樣設計:確定合作目標和任務—獨立思考、個體學習—小組交流、形成共識—呈現(xiàn)小組學習活動效果—總結和評價。合作學習的前提—要創(chuàng)設情境。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反之,作為一種嘩眾取寵,只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效果,靈活運用,學生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樂,分享合作的愉悅,這樣才能培養(yǎng)合作意識,獲得真正意義的團隊學習成果。(單位: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韭菜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