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施宏觀育人目標,即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結合學科特點,將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轉化為學科育人目標,即學科核心素養。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是面向高中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是政治學、法學、經濟學、哲學等學科素養的組裝,而是在內涵上相互交融、在邏輯上相互依存,構成一個教考合一中培養核心素養整體。
為更好地落實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教考合一中培養核心素養,結合學科特點,這我們必須制定良好的教學計劃,突出強調教學實踐環節,引導學生在體驗社會生活及自身的思維活動中理解理論的真諦,在踐行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行動自覺。強化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考合一的活動設計。通過議題研討、案例分析、實地調研、撰寫小論文等,把這些作為我們教學活動的主題。倡導綜合性的教學形式,注重創設情境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多維度觀察、多途徑探究,進行綜合分析。學校要開展系列化社會活動,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將學科內容與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促進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教考合一中培養核心素養,一個獨具時代教育意義和要求的教學新模式,與我國全新的教育教學改革浪潮一道,蕩滌著人們的思想。它給我們的課堂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注入了更新鮮的養分,讓教育也日益精彩。課程改革幾年來,有這樣的一句話常縈繞在我的耳際:改革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萬學生的命運!這話使我倍感重任在肩,對自己不敢有半點懈怠。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構建有利于學校特色建設、教師專業成長、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和諧課堂。一個充滿愉悅、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民主和諧的課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果。和諧的課堂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并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思想政治教學教考合一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也是很重需要的。和諧的課堂需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離開互動,課堂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和諧氣氛是師生長期形成的人際關系的反映和表現,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是構建和諧政治課堂氣氛的基礎。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構建這種新型的和諧師生關系呢?首先,要改變傳統的師道觀念,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我要做學生的朋友,我要學生做我的朋友。教師要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就需要把學生當作朋友一樣對待,需要從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尊嚴做起。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優缺點,肯定積極、因勢利導。在民主、和諧的關系中,學生才會輕松地、愉快地投入學習,在師生之間彈奏出和諧的音符。教師要注意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運用各種方式與學生聯絡感情,有時候,即使是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輕微的親昵動作,都會使他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從而使教與學在相互交融中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思想政治教學教考合一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多利用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生活、感悟政治、挖掘潛能。和諧的課堂中,師生共同面對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教材,還有更為生動、更為精彩的社會生活,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做到兩點:一要大力開展情境教學,在提供的近乎真實的情境中幫助學生實現意義構建。二是要形成基于資源共享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受到信息資源掌握程度的影響,教師要讓學生在詳實的資源背景下充分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在課堂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師要切忌“滿堂灌”,要給學生一段時間去體悟,給他們一個空間去創造,給他們一個舞臺去表演;讓他們動腦去思考,用眼睛去觀察,用耳朵去聆聽,用自己的嘴去描述,用自己的手去操作。在新教材中,安排了許多活動探究課,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素材,讓學生探究知識之外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使課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的成長樂園。在這一節活動課中,學生不僅情緒高昂、心情愉悅地學習到了相關理論知識,而且體驗到了自己潛在的能力,感受到了生命的真正價值,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發揮了自己的個性特長,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學教考合一中培養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目標和任務。
總之,思想政治教學教考合一中培養核心素養,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我們高中思想政治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不斷積極探索,制定適合學生的接受的教學方式。這也需要發揮學生的自己的主體地位,需要學生積極的配合老師,從而學到一定的知識和能力。我們要讓學生體驗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教考課堂的生命力和氛圍,要靈活多樣的采用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帶給他們的樂趣。使學生善思樂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單位: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金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