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是課堂教學關鍵的一步,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導入內容產生好奇和新鮮感,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課堂教學的其他環節就能順利進行。可以說,良好的導入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石,對完成教學任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導入作用:教育學家赫爾巴特說:教育應貫穿于學生的興趣之中。物理學家牛頓從小對自然現象興趣特別濃,他從蘋果落地揭示“萬有引力”定律。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的偉大發明,都與興趣留下不解之緣。教育學家說:導入是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和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
導課中存在的不足:根據多次的聽課學習,發現大多數老師對課前導入這一問題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和認識不夠深刻。主要表現在:1.不明確導入的作用。大多數老師認為導入只是一種形式,沒有很好地明白導入對整節課的重要作用。導入導得正確,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進入學生狀態,也能快速明白本節課將要上的內容。因此,正確認識課前導入的作用非常重要,每位教師都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應精心備好此環節。2.不明晰導入的時間。本月所觀察的三節課的導入時間,分別是4分鐘,7分鐘,3分鐘。三位老師的導入形式各異,因此用的時間也不盡相同。而正確的導入時間應該是3-5分鐘,既不能少于3分鐘,也不能超過5分鐘,必須得到很好的控制,講究一定的藝術性。3.導入形式過于單一機械。三位老師一開始的導入都是教師問學生的形式。諸如“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之類的日常用語。提問的方式過于千篇一律,沒有很多的變化,一般整體提問占絕大部分。這樣的提問方式學生早已習以為常,沒有什么新鮮可言,教師應不斷創設提問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為了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活躍學習氣氛,我采用了以下導入新課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導課的原則與方法:
1、原則。課堂導入是一種富有魅力的教學藝術。小學英語課堂導入既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又要遵循新奇、多樣、熱鬧和參與的原則。(一)追求針對性和目的性,切忌漫無目標。教學導入要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出具體、簡捷、有趣,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入方式。如果導入與教學內容脫節,盲目地為了導入而導入,甚至于離題萬丈,這都是違背教學目的和教學宗旨。(二)體現直觀性和啟發性,切忌導而不入。導入要盡量以生活、學習中具體的實物和事例為基礎,引入新知識。同時要講究啟發性,要讓學生從淺顯易懂的事例中發現問題,進而從問題著手,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其積極思維和產生尋求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三)強調參與性和全體性原則,切忌演獨角戲。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導入設計的目標和內容都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導入的目標和內容,導入的形式要有利于全體學生的參與和實踐,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新知學習充滿信心。
2、方法:(一)歌曲歌謠導入法。經過10分鐘課間的喧鬧,學生們的情緒往往還沉浸在下課的情緒中。為此適當的歌曲、歌謠熱身不僅能讓他們迅速安靜下來,還能營造出英語學習的氛圍。(二)復習舊知引入法。復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課堂教學不是孤立的,而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是舊知識的拓展與深化。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特別在教學新單詞時,往往是從復習舊單詞入手來學習新知的。(三)設疑導入法。設疑導入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積極地思考,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智力,它是我們平時上課最常用的一種導課法,簡單易行,引起懸念,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但設疑導入應注意圍繞教學的中心,在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之處設計提問,才能啟發學生抓住中心理解問題。(四)游戲導入法。游戲對小學生來說,是他們的最愛。洛克曾說過:“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庇腥さ挠螒?,可以迅速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既玩得開心又復習到位,因而是一個不錯的導課方法。(五)創設情境導入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降低理解難度,變枯燥教學為真實、生動、有趣的情境教學。因此,情境導入法是一種很有用的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導入的方法和形式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各種導入方法異曲同工,在具體運用時常常是單獨使用和交叉使用相結合。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教材內容出發,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遵循導入原則,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導入方法,使學生快速進入到英語語言學習的世界中來,使導入成為培養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一環。(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白城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