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具有很明顯的基礎性特點,只有將這階段、這部分的內容學習好,才有利于開展后續(xù)的學習內容。小學語文教育中一方面教會學生拼音和組詞,學生也要將其組成句子來具有完整的表達意思,這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描寫能力了。如果一個學生的描寫能力有待于提高,則僅僅可以講清楚事件,完成記敘文的寫作,如果描寫能力好,其運用成語的能力非常出色,則文章的質量也好隨之提高,所以在小學階段螢愛重視學生描寫能力的培養(yǎng),這也是語文課程教學的目的。
關于描寫能力的意義:描寫能力本身的意思就是對一個事件進行描述的能力,而描寫能力對于用詞恰當是十分講究的,并且對于詞匯的優(yōu)美也有一定要求,而且句子還應該足夠通順,同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也應當很緊密才可以。對小學生來說,描寫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這也受到其理解能力的限制,這也就需要教師來對他們進行有效引導。其實現(xiàn)在存在著一些說法,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強迫小學生學會本來就不懂的東西,對于深奧的內容可以晚一些進行學習,但其實并不是這樣。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學習起來比較困難,但這正是其想象力最為豐富的年齡,而高年級學生則不會再擁有這樣豐富的想象力, 所以教師應該因勢利導,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法,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描寫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積極采取合適的課程設計來提高學生的描寫能力,進而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關于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描寫能力
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如果一個學生需要靈感,則需要足夠的興趣,其實不光是協(xié)作,其他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如果沒有興趣的驅動,就很難進行下去,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描寫能力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作為前提。很多人覺得小學生是很聽話的,是很怕老師的,但是單純地聽老師的話其實根本不是小學階段教學的目的,所以這種教學方式是不可取的,學生應該有自己的學習意志和學習目的,所以只有學生愿意接受知識, 教學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描寫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描寫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他們對于寫作的興趣。比如說教師可
以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又或者讓學生多多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觀察生物的生長等等,讓學生將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從而慢慢地在觀察中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在無形中加強自己的描寫能力。
注重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由于受到其閱歷的限制,寫作素材往往局限于我們身邊,但這是一個很好的培養(yǎng)他們觀察能力的機會,學生應該善于觀察。作為教師來說,應該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這樣才能有效把握一個事物的特征。但是就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觀察能力是比較差的,他們雖然有著很強的好奇心,但不會進一步探究其原因,這也就沒有了觀察的動力。所以我們應該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有目的性地進行觀察,通過不停地觀察實踐來體驗和觀察生活。我們的寫作素材的直接來源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通過有效觀察, 學生就可以提高其描寫能力,更好地應用到寫作中。
在課文教學中合理運用想象力:很多語文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經(jīng)常會覺得十分吃力,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教師講課還是學生聽課都是十分困難的,不會帶來很好的教學效果。其實在課堂中我們應該避免一味灌輸?shù)那闆r,應該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完成一個自問自答的階段,這樣也能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種方式,讓學生完全融入到文章的劇情中去,和文章作者達成共鳴,這也是情感教育的一個目標所在。
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來說,培養(yǎng)其描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描寫能力,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而學生自身也應該積極對生活進行體驗和觀察,在生活中取得素材。另一方面來說,學生自身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也應該重視讀書和寫作,對于各方面知識進行廣泛涉獵,這樣就可以給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學習效率。(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懷德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