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合理的教學對思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主要通過思維去領會語言的本質,不善于運用思維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語法概念,理解教材內容,解答各種習題,達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有許多學生認為學英語就是死記硬背,課堂上老師講什么,就學什么,記什么,無需動腦筋思考,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是交際工具,若想用英語闡述自己的觀點,不先思考,怎么講得出?無論是進行英語會話,做英語練習,還是學習英語的基礎知識,都需動腦筋思考。積極思考,是思維能力發展的首要條件。在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他們的思維活動的自覺性與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傳統的英語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只看重知識點的講授和記憶,忽視實際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學中強迫多于引導,灌輸多于啟發,忽視學生的實踐,忽視交流、合作、參與和探究的學習方式,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它培養出來的學生高分低能、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缺乏求異思維及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藹的師生關系。師生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起好主體和主導作用,讓課堂充滿民主氣氛,教師要循循善誘,不斷啟發;要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多鼓勵,少批評。對學生要寬容,允許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說錯、寫錯,以激勵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活躍求異欲望;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各種教學活動,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逐步養成多側面思考問題的習慣,活躍求異思維。學生的個性心理、語言素質、思維方式存在差異。對同一個教學班的學生,不能以一個標準提出要求,要因材施教。對于差生,優生要一視同仁,一樣關心他們的成長,要讓不同層面的學生自尊自信,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思維和語言有密切的關系。一個語言表達水平很低的人不可能具有高度發展的思維能力。英語是一種語言,所以在英語課堂上提高英語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水平,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主要是要熟練地掌握英語語言和靈活地運用英語,也就是善于去運用英語這種語言來準確地、清晰地、系統地和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維和情感。我們常常會聽到學生在英語考試后訴苦說:“這道書面表達題不難,但我就是說不好。”其實,說不好又寫不出,就是懂得不透徹,思路不清晰,模棱兩可。學生如果能夠經常把內部思想變為外部語言,并對展開的外部語言進行加工,整理,使之用詞恰切,結構嚴謹,符合邏輯,那么他們的思維能力將會得到迅速的提高。英語課堂教學中每一教學步驟都應層層遞進,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或語言材料,設計適量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或讓學生從同一來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養學生積極求異的思維能力。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只有教會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才會提高。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改革,開拓未來學生的教育,必須立足于競選的教材和科學的教法。要實現課堂教學的創造教育,教師只有千方百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用大量生動有趣的題材去刺激學生的好奇心理,才能刺激學生的創造思維。
語言的學習過程是一種信息加工和知識構建的過程,在這個認識過程中主觀的認識因素,主體的思維構建與創造,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和作用不可忽視。學習者的思維意識和創造表現,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新世紀新課標下的英語教學應著力于培養學生的語用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具有積極主動的創新思維能力。(單位: 吉林省雙遼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