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的提出
在全球迅猛發展的今天,幼兒的雙語教育已成為幼兒教育領域的新興課題,也是幼教領域發展得最迅速、最流行的教育實踐之一,具有一定的雙語能力無疑是新世紀衡量人才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我們認為幼教工作應及時承擔起培訓未來具有雙語或多種語言能力的人才是必要的。長白縣作為地處中朝相接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朝鮮族自治縣,與2015年5月制定關于《朝鮮族幼兒園朝漢雙語教育教學活動實踐研究》的實施方案,并于2015年5月正是立項申報。進一步創設有利于幼兒朝漢“雙語”同步發展的教育環境。幾年來,我縣在開展“朝鮮族幼兒園雙語教育實驗研究”的雙語教育活動中,漢語成為朝鮮族幼兒的第二語言。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漢族幼兒家長也開始對“朝漢雙語”教育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出現了漢族幼兒入朝鮮族學習、生活的新視點。一是因漢語是我國的國語:二是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是漢、朝兩民族聚居的地區;三是為幼兒將來適應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打基礎。
二、理論依據:《幼兒園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流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它人的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我們按照《綱要》的精神,營造出良好的語言環境,提高了幼兒的“雙語”對話能力。
主要研究目標:研究目標—通過實驗,在我縣朝鮮族幼兒園創設良好的語言教育環境下,探索朝鮮族幼兒的“朝漢雙語”對話教育目標、內容。
三、主要研究內容
我們在課題的研究活動中將漢朝雙語教育研究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內容歸納為四大方面和三個階段。四個方面:①能用朝漢語說簡單的詞語;②用朝漢語說一段詞語;③流利的講一段故事;④看圖講述。三個階段即在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分別開展相應的研究活動。小班: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朝漢語言說一些簡單的詞。中班:用朝漢語言說一段詞句或兒歌。大班:能完整連貫的描述故事并看圖說話,與他人進行朝漢語的溝通交流活動。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玩中識、識中玩。兒童教育專家曾經說過:“玩即是學,甚至更進一歩,玩是最有影響力的學習方式之一”。在嬰幼兒時期,游戲幾乎占據兒童的全部生活,它是兒童期孩子一種固有的、快樂的活動。因此,針對小朋友愛玩的天性,在科學認讀活動中,我們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識字教學,通過游戲讓他們在從滿樂趣的玩耍中輕松地認讀。
日積月累,順其自然。在學習識字的過程中,很自然,有識字快樂的孩子,也有識字慢的兒童,對于這些能力相對應比較弱的孩子,我們從不急于求成、操之過急,逼迫他們掌握多少多少漢字,以數量來衡量他們的學習成績,或剝奪孩子的游戲權利,這樣不僅會挫傷小朋友的自尊心,同時也無形增加了其負擔和壓力,識字成了一種痛苦的游戲活動,久日久之,在失去游戲的樂趣的同時,也失去游戲的樂趣的同時,也使他們對識字產生了恐懼和不安,從而適得其反、事半功倍。創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內容。朝鮮族幼兒漢語語言教育,在沒有形成系統框架的情況下,從漢族教材看圖說話、兒歌等圖書選取適合朝鮮族幼兒年齡特點的內容,配以科學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提高幼兒的“雙語”對話能力。(1)教師用漢朝語進行授課,保障幼兒發音的準確性。幼兒的模仿性和好奇心很強,他們喜歡在幼兒里模仿教師的一言。(2)創設良好的客觀環境,提高幼兒的“雙語”對話能力。幼兒的生長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環境的創設反映教師的觀念,并對幼兒產生巨大的影響,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家園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提高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和大膽表現性。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相結合是幼兒學習的有效途徑。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在幼兒園和家庭共同的努力下,才會有效。實驗過程中,利用“家長欄”向家長公開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學習內容,并舉辦開放日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和教學方法,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和發展情況。
五、研究的主要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5 年5月— 2015年6月)。為了使課題開展落到實處,我縣對在朝鮮族幼兒園實施《朝鮮族幼兒園雙語教育教學活動》實驗研究召開課題開題會活動,進行全縣性的大討論。經過討論與學習,在逐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使教師對開展此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和目的性有了明確的認識,為課題的實施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課題確立后,為確保課題的順利實施和研究質量,我縣進修學校校長親自掛帥,成立由校長為首的中心課題組,明確主管領導對此項工作的主要議事日程。吸收教研組長和有經驗的教師參加到實驗中來,有專家指導的科研網絡,從而保證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這個階段我縣朝鮮族幼兒園首先:確定實驗班,在朝鮮族每一個年齡段設一個實驗班,安排漢朝語能力強的朝鮮族教師搭配進入實驗班,指導幼兒的日常生活、教育、教學;
第三階段:深入研究階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們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綱要》提出的要求為主題,以教師的正確指導為方法,漢朝語教育按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第四階段:總結驗收推廣階段(2016年12月—)
1.階段研究活動:小班: 談話活動:聽說游戲;中班:談話活動:聽說游戲;大班:在游戲中鞏固練習發音,正確運用代詞、方位詞、副詞、動詞、連詞和介詞等。學習較迅速地領悟游戲中的語言規則,并能及時作出相應的反應。
把以上作為目標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合理運用,為完成教育任務,利用各種方法進行教學。
2.具體方法:(1) 玩中識、識中玩。進行識字教學。(2)日積月累,順其自然。(3)創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內容。(4)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提高幼兒的“雙語”對話能力。
六、主要成果:1.進行漢朝雙語教學進一步提高了朝鮮族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識和科研水平,從根本上促進了教研人員教育觀念的轉變,為營造民主、寬松的教育氛圍奠定了基礎,多數教師能在各科教學及一日活動中有機滲透雙語教學,并在活動中使用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2.通過漢朝雙語教學活動實驗課題的研究,我們發現,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進步明顯,尤其是平時班內最膽小、最害羞的幼兒表現極為突出,他們不再躲在桌位上一言不發,而是運用起特有的方式表現自己。喜歡動手操作的則在操作時大膽創作,發揮想象,大膽發言。(單位:吉林省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馬鹿溝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