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語教學在中開展學法指導非常重要。要使學法指導有效進行,就要使學生明確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就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還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學法指導呢?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抓好課前預習。教會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適當勾畫和寫點批注。看完書后,最好能合上書本,回憶一遍,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同時,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重點和不理解的問題,嘗試作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預習就是上課前的自學,也就是在老師講課前,自己先獨立地學習新課內容,使自己對新課有初步的理解和掌握的過程。預習抓得扎實,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掌握聽講的正確方法。處理好聽講與作筆記的關系,重視課堂討論,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要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心理上、知識上、物質上、身體上的準備等。其次要專心聽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始終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在學習時首先要理解,不要只背結論,要及時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師講課的條理,要大膽設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善于多角度驗證答案;第四還要及時做好各種標記、批語,有選擇地記好筆記。
課后復習應及時。針對本學科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復習,真正達到排疑解難、鞏固提高的目的。課后要復習教科書,抓住知識的基本內容;嘗試回憶,獨立地把教師上課內容復習一遍,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同時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課后還要看參考書,使知識的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形成學習上的良心循環。
正確對待作業。獨立思考、認真作業、理解提高是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在做作業前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把預習、上課、課后復習銜接起來;其次要審好作業題、善于分析和分解題目;第三要理清解題的思路,準確表達,獨立完成作業;第四要學會檢查,掌握對各學科作業進行自我訂正的方法。
課外學習。要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包括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溫故知新;搞好課外學習,包括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如英語角;要掌握正確的課外學習方法,如泛讀法、精讀法、深思法;要掌握讀書要求,如博專結合、讀思結合、學用結合、學用結合、逐漸積累、持之以恒等。
充分利用教材進行學法指導:
學法指導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法,二是指導。學法指導是指教育者通過一定的途徑對學習者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誘導、診治,使學習者掌握學習方法,并靈活運用于是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主要途徑是充分利用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主要看概括為以下幾點:
歸納。高中學生已具備相當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就使得他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對語言認識形成系統化成為可能。因此使用歸納法完全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教師可讓學生反復接觸某一語言現象,使學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認識,然后引導學生加以歸納,如:要求他們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或共同的東西。
對比。教學中教師及時點撥,引導學生發現語言規律外,對一些相似卻又有不同的語言點,教師課引導學生教學對照比較,弄清它們的區別,加深對語言現象的印象。
學法指導的效果: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學法指導一段時間后,使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前不重視記筆記的同學開始認識到記筆記的重要性并在課堂上認真記好筆記,這些同學說:記好筆記真有用,復習起來不是那么盲目了,因為重點,難點都已記錄下來,不會再不知道復習什么,從哪兒開始復習或復習不全面了;同學們在課前自學時,在預習單詞和課文的同時,能自己著課文的重點句子,難句,自己用新詞造句,這樣一來使課堂教學重點更加明確,課堂教學更加順暢,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重視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人類社會已進入終身學習的社會”,讓學生愛學、會學、學好并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新世紀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學英語教師必須擔負的責任。(單位: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