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拓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主流。夸美紐斯說過:“教學藝術的亮點是注意,有了注意,學習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野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把多媒體技術融入英語教學課堂中,運用多媒體絢麗多彩的圖面、生動形象的演示、及化小為大、化靜為動的特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直接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中,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水平。
一、基于信息技術基礎上,英語教學環境的創設。信息技術可以為英語教學提供相對來說比較理想的語言教學環境。語言環境在語言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著名應用語言學家S. P. Corde 曾指出:“我們實際上不能教會學生一門語言,我們只能為他們創設一個適合與外語學習的環境。”只有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學生的英語知識、英語運用能力以及自主外語學習能力才會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小學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聽力、口語、會話、視聽等訓練,要求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協調發展。為了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我們必須給學生提供能進行語言實踐活動的自然情景和教學情景。傳統的教學媒體(黑板、課本、粉筆、掛圖、實物等)已無法營造一個形象逼真的動態語言環境,而多媒體就可提供聲音、圖像、任務和情景,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境之中,產生一種真實的需要運用英語的激情,學生由被動地接受信息轉化為積極參與語言交流,從而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把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活動從以形式為中心逐步過渡到以內容為中心,而且不局限于一種水平。例如,Internet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言能源環境,它為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學生們可以打破時間和距離的限制,自由的在網上豐富多才的信息中查詢適合自己的語言材料,利用E-mail, BBS公告牌,英語新聞袋袋庫等方式自由地與教師、同學甚至異國的朋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討論,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鍛煉運用語言的能力。這種自由的交流空間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方向。多媒體手段在課堂中的運用,突出教學重難點,提高語言信息的活動強度,多層次、多方位地展示教學內容,實現視聽同步,模擬真實情景,將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貼近真實情景的氛圍中充分的感受英語,并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和所具有的語言技能進行交流,從而達到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的目的。多媒體技術便于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它以新穎的形式、豐富的內容,聲形兼備、動靜結合,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形象、生動地顯示教學內容,調動有意注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形象思維能力。例如,我在講解I like hamburgers.這一課時,我充分利用課件將同學們請到了充滿誘惑的“賣當勞”:在那明朗的天空下,紅黃相間的M大門向同學們打開了。這時香甜美味的漢堡包呈現在了同學們的面前。他們在這一具體而新鮮的情景中激動著,興奮著。單詞的教學只在須臾間完成了。但這并不能使他們盡興,在他們強烈要求下,又分成小組進行了現場對話,事后又用多媒體請來了麥當勞大叔為孩子們演唱了英文歌曲。這些故事情景的創設,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學生在對情景的感知中,在合作學習的體驗中,輕松愉快地學習與運用語言。多媒體技術大大地提高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誘使學生在感情上和行為上積極參與媒體的活動,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教育的狀況,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同時調動了視、聽、說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記憶、聯想、探討,及時反饋,達到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和培養能力的目的。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質量是課堂教學的中心任務。而小學生最大的生理特征就是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融教法、學法為一體,加快課堂節奏,增加課堂內容,既有聲音文字,又有形象情景,調動了學生的視、聽、說感官同步活動,有效地延長了學生有意注意時間,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如,在教授Let us go to the park..時,我先展示一個動物園的畫面,有panda ,tiger ,elephant ,monkey等和一群小朋友唱著兒歌進入動物園的實景,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在將Mum和David打算去動物園的對話在屏幕上回旋三次,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屏幕上出現了不同顏色的、來自不同方位的四會單詞、詞組和句子,看完就可以答出課本上的問題。這樣他們帶者濃厚的興趣,在觀察、分析、推斷中學會了語言知識,并運用本課的語言點進行交流與表演,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給教師增強了自信,給學生帶來了動力,給課堂注入了活力,成為英語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一舉幾得的有意義的事情,應大力提倡,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創新使用,逐漸完善。(單位:貴州省盤州市盤關鎮斷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