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杰+李萍+丁寧龍+孫高翔+趙珊珊+郭然+于秀娟
摘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需要開展必要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講座和服務。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大學生走向自主創業的道路,鼓勵大學生走向社會,增強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思維,培養學生敢于創業的精神,充分發揮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導師制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是高等院校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的有效途徑。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施,讓大學生充分了解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方法步驟,掌握創新創業過程中的路徑,學會創新創業基本技能,同時也為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個新舞臺。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導師制
大學生就業率低,大學生就業困難,就業問題一直以來是黨和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項解決的難題[1]。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本領,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這是教育管理部門、高等學校共同關注的問題。本文對導師制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的項目立項、具體實施進行了分析。
1.項目立項
教育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項目,是基于導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完成創新性研究項目的設計、研究前準備和項目實施、研究報告撰寫、研究成果交流等工作。即在導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立項申請、學校評審、上報教育廳或教育部批準的一項有利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教育工程[2]。上級部門將根據獲批級別,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學校也提供相應的配套經費。為公平、公正做好項目評審工作,學校制定《項目評審細則》。按照“自主選題、自由申報”的原則,重點資助思路新穎、目標明確、具有創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可行、實施條件可靠的項目[3]。
但在目前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數高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是由教師結合自身教學、科研工作,設計出適合學生創新創業的訓練項目,并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研究和訓練。由學生根據對項目的興趣、對導師的喜愛、對創新創業的自我要求,選擇適合學生自己的訓練項目報名參加,大多數高校是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習成績較為突出、學有余力的學生參加。由于“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項目是教育部高教司倡導,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的教育項目,教育部、省教育廳有相應的經費資助,學校也提供了配套資金[4]。因此,許多高校將該項目作為第一課堂來加以管理,這對項目立項、實施過程、完成驗收等有了較為系統的監管。依托學校專家委員會,制定立項評審、中期檢查、結題驗收三個環節的評審細則,保證公平、公正的做好項目的評審工作。
2.實施過程
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是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一項活動[5]。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例如:從項目申請到教育廳、教育部批準立項周期過長,導致學生不能較早實施,甚至有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項目任務。項目負責人是學生,在經費使用管理上存在財務上的困惑。創新訓練項目,學生可以結合學業,在學校學習期間完成,但創業訓練項目,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業,因此大多數高校創新項目較多,創業項目幾乎沒有設立。許多高校對教師的考核,以科研成果為主,教學成果往往難以體現,教師不太愿意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如果沒有教師指導,較好完成和實施項目計劃有一定難度。
為有效合理使用項目經費,充分發揮項目經費作用,學校制定了《財務管理實施細則》,針對花銷范圍、使用流程等內容做了詳細說明[6]。在經費預算框架內,學生自行操作,指導教師指導,學校財務處審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科學合理使用科研經費。為了系統把握學生項目執行狀態,總結項目實施經驗,學校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檔案》管理辦法,分批次、分級別做好各項目的項目申報、項目合同書、中期檢查報告書、項目結題驗收書、項目成果、獲獎證書、科學總結、項目成員的跟蹤表等檔案管理工作。同時,準確登記項目成員變更、延期、終止等相關過程管理記錄,促進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發展。
3.小結
高等學校通過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項目,就是要廣大教師轉變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的訓練教育,把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結合起來,以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作為高等教育的目標和任務,使我們的大學生能主動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發展需要,成為高素質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瓊,盛德策,陳雪梅.項目驅動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6):99-101.
[2]陳森,張師平,吳平.基于課題型的研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9):171-174.
[3]曹賀,孫月華,趙存友,等.機械設計專業創新訓練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9):171-173.
[4]鄭志遠,樊振軍,董愛國,等.設立實驗室開放基金 提高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38(4):97-99.
[5]付永慶,王傘,于蕾.論創新型精英人才的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7):8-13.
[6]李娟,金宏星,李成君,等.在高等工科院校中全面推廣開放實驗和大學生創新訓練[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8):23-25.
山東協和學院創新創業教師組專項課題(黃文杰,研究生,講師,畢業于吉林大學,198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