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華
摘 要: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號召下,各地高校掀起了組建民族管弦樂團的熱潮。本文從樂團指揮的訓練實際經驗出發,論述了組建、訓練樂團的幾個要點,尤其是在訓練方法上給予了詳細的說明,旨在交流心得,為中國民族管弦樂事業的發展增磚添瓦。
關鍵詞:高校;民族管弦樂團;演奏員;訓練
中圖分類號:TN9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3-0097-01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高校大都成立了民族管弦樂團,在建設文化強省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指導方針下,如何訓練高校樂團、讓高雅藝術走進百姓生活成了高校教師們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針對普通類高校的民族管弦樂團展開論述。
一、高校民族管弦樂團現狀
1.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專業音樂院校由于學生的基礎好、技術高,其樂團的演奏水平較高,而普通院校的樂團水平差異較大,有的樂團是樂器初學者組成,有的甚至是零基礎的學生組成,這給樂團指導老師的輔導帶來一定的難度。
2.高校指導教師的水平有待提升。由于我國民族管弦樂團的發展較晚,有些教師沒有參加過職業樂團的排練演出,甚至對“民族管弦樂”的概念也不是很熟悉,造成樂團師資隊伍的水平高低不齊,使樂團提升緩慢。
3.訓練作品較少。當今,各大音樂學院的作曲專業培養的人才偏西方化,大部分作曲家從事著西方交響樂的作品創作或編配,許多大型民族管弦樂練習曲和樂曲的數量較少。再有,許多年輕一代的作曲家喜歡展現高難度的技術,聲部縱向豐滿,而民族音樂的橫向線條不明顯,使高校樂團的樂手演奏起來較為吃力。
二、組建民族管弦樂團
普通類高校的民族管弦樂團分為四大聲部:吹管樂、打擊樂、彈撥樂、弦樂,樂隊為六十人左右。使用的樂器有:梆笛、曲笛、新笛、高音笙、中音排笙、低音抱笙、高音嗩吶、中音加鍵嗩吶、低音加鍵嗩吶、揚琴、柳琴、琵琶、中阮、大阮、古箏、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倍大提琴、定音鼓、排鼓、鑼、镲、堂鼓、鍵盤打擊樂等。組建民族管弦樂團需要具備幾個條件:有經驗有能力的指導教師團隊、排演頂層設計、訓練效率高的的樂團指揮、有一定民族樂器演奏基礎或有音樂基礎的樂隊成員、儲備一定數量的合奏作品或自我編寫訓練教程。
三、普通高校民族管弦樂團訓練
1.基本功練習。就樂團成員水平參差不齊的局面,指導教師應該本著“因材施教”的方式,對其進行分層教學,從識讀樂譜、力度記號等音樂理論的學習,到民族樂器的基礎演奏、調性的轉換進行訓練。為達到較好的效果,鼓勵導師一對一教學,如果某些學校師資條件達不到,也可以小組化教學。初學者要大量進行長音練習、常用民族調式的音階練習、基礎技巧練習、強弱變化練習等,樂器演奏每天不能少于一個小時。
2.合奏訓練。很多高校樂團的演奏員在合奏意識上欠缺,認為按照個人的音樂審美和理解進行演奏就好,這樣的想法有些片面性。合奏是通過指揮統一的調度,靠團隊協作來完成音樂作品的,通過同聲部樂器、不同聲部樂器的配合,培養敏銳的“和聲聽覺”,調整自己的演奏位置,最終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在民族樂隊中,首先要調整“調音”。根據民族樂器發音的特性和演奏的舒適性,目前大多民族樂隊的調音以442赫茲為準,這就要求常規調音樂器--笙提前調整好。其次,樂團成員要進行大量的視唱練耳課程的學習,音準概念提升了,才能保證樂團整體聲音和諧純凈。再次,進行大量的節奏練習。有些節奏在獨奏中和合奏中處理不一樣,如合奏曲《光明行》里的附點音符,需要短促有力的處理,才能達到整齊演奏和符合作品時代背景的效果。合奏練習使樂團成員接觸到大量不同風格的藝術曲目,能提高演奏員個人的演奏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多聲部聽覺能力。
3.音樂處理。音樂情感是樂曲的靈魂。在訓練樂隊時,把音樂背景和情感處理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解讀作品,了解作曲家創作的藝術背景和他想要表達的內心想法,通過樂曲傳遞給人們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及引起觀眾什么樣的共鳴。其次,要分析作品,了解其和聲配器手法、曲式結構和旋律線條。把作品技法和橫向的旋律融合在一起,當反復或再現時音樂情緒進一步強化,震撼觀眾的心靈。再次,要二度創作,處理作品。有些曲目作曲家只是點到而已,沒有在總譜上標注很細,如果指揮能讀懂曲目的音樂故事,讀懂作曲家的內心世界,靈活處理,會讓作品散發出更大的藝術魅力。
4.演出實踐。演出是高校樂團發展的生命線,是教學的核心,演出實踐導向了教學內容,師生同臺共演是最好的現場教學。不論是有音樂專業的院校還是沒有音樂專業的院校,演出曲目導向訓練內容是正確的選擇,從訓練開始就讓樂團成員意識到大家即將要登臺演出,促使樂團成員積極訓練,能把演奏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大量的校內外演出給樂團成員帶來很多的實踐的機會,這對他們演出經驗的積累和舞臺表演自信心的提高是非常關鍵的。
四、展望
我們的祖國逐漸發展壯大,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發揚中國文化,振興民族精神。樂團作為大學校園的文化內涵建設,已逐漸邁入社會的主流文化,它是高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一代加入,并為之努力奮斗。高校肩負著培育人才的使命,我們的音樂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習民族音樂、熱愛民族音樂的人為宗旨,讓民族文化遍地開花。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揚光大、為中國民族管弦樂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