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培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創新是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創新教育,同時也是新課程標準實施的目的。實施創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學科教學,而不同學科都有不同的學科知識體系和特點,創新教育應結合進行。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183-01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它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以物質的結構、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其運動變化規律為研究對象,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等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進行創新教育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增強實驗趣味性,讓學生喜歡實驗
實驗本身就富有較強的趣味性,但因應試觀念所影響,一些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么是以演示實驗來代替操作實驗,要么就是直接講授實驗,讓學生記實驗現象和結論,實驗形同虛設。也正是因此,學生逐漸對實驗失去了興趣。初中物理教學中涉及大量的實驗,以摩擦力為例,就涉及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將滑動變為滾動、研究自行車的摩擦力、竹筷提杯子等多個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其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摩擦力的概念,通過實驗而獲得對摩擦力知識的構建。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為增強實驗的趣味性,要注重結合實驗內容而設置懸念,啟發學生思考。如在"大氣壓強"的實驗探究中,教師可先準備一杯礦泉水(蓋子是擰緊的),然后問學生想要讓水慢慢流出來可以有什么辦法,當學生想到用針刺一個小孔時,教師順勢在瓶底刺一個小孔,結果,水沒有流出來,此時追問"為什么?"當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實驗現象產生矛盾,他們急欲想知道其中的奧秘,自然會去主動探究。又如"液體壓強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探究中,借助多媒體而以帕斯卡的木桶實驗故事作為啟發,通過故事而讓學生初步了解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激發其探究欲望。
2.鼓勵學生做好課外小實驗、小制作,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
各種物理實驗,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小制作過程中,思維異常活躍,學習欲望高漲,參與意識增強,都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通過實驗,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就比較深刻、牢固。例如:"估計大米的密度"一題,先讓學生憑生活經驗估計大米的密度大約是多大?接著讓學生想出幾種測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實際做一做,最后做出評價,哪一種方法既簡便易行而且誤差又小。又如課本中"紙盒燒開水"、"日光燈啟輝器中雙金屬片的自動控制作用"、"小風輪"、"電鈴"、"樓梯開關"等小實驗、小制作,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學的心理特征。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這些課外小實驗、小制作,這樣激發了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同時也推動物理教學向前發展,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途徑。
3.以探究為載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
要使實驗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參與實驗。如浮力教學中,下沉的物體是否有浮力,如果是直接告訴學生,學生沒有經歷實驗過程,記住的只是一個知識點,而若學生經歷實驗探究過程,不僅掌握了該知識點,也能理解為何下沉的物體也會有浮力的原因。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真正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在實驗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猜想。以"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為例,在該實驗教學中,教師先將一小車從斜面滑下,引導學生觀察,小車滑下后運動一段距離后的狀態,問"小車為什么會停下來?""阻力是如何影響小車運動的?""運動是否需要力來維持?"針對實驗和上述問題的交流,引導學生猜想""阻力會對物體的運動產生怎樣的影響?"學生猜想后,教師幫助學生整理并歸納猜想,然后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4.以生活為出發點,引導學生探究實驗
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實驗的關注力度加強,學生參與操作實驗的機會也增多。但結合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來看,實驗還是多拘于課堂,課外探究實驗還是較少。物理教學所要做的,并不是然給學生單純地掌握一些書本知識,而是要讓學生能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在科學探究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提倡把實驗和生活聯系起來,其目的是要讓學生能把探究變成日常化行為,在物理學習中多一些操作和應用,以此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結合初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識點和實驗來看,在生活中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實驗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如探究影響重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教學中,學生通過課堂實驗初步了解了物體的重力跟物體的質量之間的關系,課后為進一步鞏固該知識點,可引導學生利用彈簧秤對生活中的物體(如食鹽、書籍等)所受的重力進行測量,再次探究其和質量之間的關系,鞏固G=mg的方法。又如浮力一章的探究過程中,雞蛋會浮在水面上,課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在實驗中學生就會發現,生雞蛋和熟雞蛋會產生不同的實驗現象。在實驗教學中,也可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這樣更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正視實驗的重要性,以實驗為契機,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通過實驗而更好地獲得物理知識的構建。在實驗教學中,應多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實驗的主體,主動猜想,主動探究,這樣的實驗教學才會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 俱靜妮.淺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問題和出路[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4)45~49.
[2] 王清學.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11(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