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
摘要: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閱讀、翻譯和口譯能力。但隨著學生英語基礎的逐步提高,以及目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升溫,大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為語言和文化的傳播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中外文化;交流
一、英語教學中語言與文化的兼收并畜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相互促進,不斷融合。社會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文化的傳承將處于危險的境地。語言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僅包含了人民的歷史文化,還包含了人民對生活的思考。語言和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最終不斷發展。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基礎語言。作為主體,學生應該是控制語言的文化的傳播者。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優秀燦爛的外國文化將被引入中國。與此同時,良好的外語能力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推動者。作為中國綜合國力展示的一部分,中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政治、經濟、體育等硬實力,以及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和文化。
二、語言的傳播與文化的國際交流
1.英語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媒介和工具。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通過語言來表達傳承和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在當今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遺產的內容越來越多,這不僅是語言作為文化載體的固有要求,也是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時代要求。此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文化內容的引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作為外語的興趣。強調文化傳播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從文化現象的角度去理解語言,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人類民族和民族在語言和文化上有異同之處。人類語言和文化差異對國際交流的障礙。但不同的是,讓世界五顏六色,想象一下,如果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的文化背景都是一樣的,世界上也不會有這么多的人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去探索另一種文化的奧秘,文化旅游的意義不復存在。
2.不僅要重視外國文化的輸入,也要注意本國文化的輸出。
促進國際交流學習一門外語是必不可少的。這次交流的目的不僅僅是讓人們了解外國的文化,而是要談論中國的文化,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展示中國的軟實力。中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有常年項目要出國進行學術文獻翻譯。基于學術水平,中國學術翻譯項目資助的中國哲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的形式外語權威外國出版機構出版的,進入主流海外分銷渠道,增強外國對當代中國的了解和中國哲學和社會科學,促進中國和外國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對話,提高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影響力。這是一個展示中國軟實力的大項目。想象一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國際交流,如果中文外語只會聽一個外國人介紹外國的思想和文化在一門外語,而不是引入外國觀眾的文化沉淀大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它不僅會顯示他的弱點在語言表達,但也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印象,那就是關于中國文化和文明沒有太多值得一提的東西。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用外語來介紹中國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1.改革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改革
高校應采取措施改革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但不注重學生的英語文化背景教學,導致學生無法與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首先,學院和大學應該有機地滲透英語文化背景在現有的教學資源,并形成英語文化背景教學系統,這樣學生可以增強他們對英語文化背景的理解,同時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其次,高校應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以往教師教與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使之成為學生主導、教師引導、教師互動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開展研討式學習。教師將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探索和討論,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而不是在課堂上灌輸給學生。最后,改變大學英語教學的評價模式。學生筆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應顯著降低,學生在課堂上對學習成績的自主交流和討論應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通過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大學英語教學將在提高學生對外文化交流能力。
2.提升教師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英語教學的質量。首先,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育觀念,這在傳統的教學中不應該受到教育的影響。高中的教師必須意識到,傳統上的教育是不利于跨文化社交技能的培養,它必須意識到思維的重要性和思考教育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和教育的想法是在教學活動中實現。其次,高校應該加強英語教師的培訓。中國有大量的大學教師,他們的對外開放和文化交流在中國承擔著教學和教育的重要責任。教育部門應重視英語教師的培養。一些大學老師畢業后可以選擇與國外大學交流。通過體驗當地的文化氛圍和環境,可以提高他們的跨文化意識。我們還可以定期組織優秀的大學英語教師舉辦研討會,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經驗。最后,教師應該加強自學。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大背景下,、學習新知識和了解外國文化越來越便捷。高校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不斷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一些國際會議或增加他們的海外訪問和交流,豐富他們的文化,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學生們意識到文化差異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多元文化的交流消除障礙。
3.為學生提共更多的對外交流學習機會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對外交往的不斷深化,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必要從教育入手,提高學生對外文化交流的能力。語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一門自主性很強的學科,只能在特定的語境中發揮重要作用。高校和教育部門為學生創造或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讓學生感受英語文化背景和風土人情,讓他們在英語國家的文化氛圍來獲得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的經驗。大學和教學部門可以增加學生的數量每年派到國外留學,大學可以積極參與與外國大學的合作項目,為文化交流,給學生們更多的機會,增加他們對英語語言的理解,并提高學生的能力與外國文化交互。
四、結語
在改革開放和對外交往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大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們需要保持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大學英語教學的新思路,在促進大學生跨文化能力方面取得更多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西平,柳若梅:《世界主要國家語言推廣政策概覽》,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2]徐杰:《語言規劃與語言教育》,學林出版社,2007.
[3]周活,《美國英語的歷史及現狀述評》,載《青年文學家》,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