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兆祥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促使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也發生明顯的變化。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越發重視對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因而開始將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在數學課堂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基于此,本文就生活化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重點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生活化;高中數學教學;應用
在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要能夠將生活化教學方式合理的應用在其中,以此能夠為學生學習營造出良好的環境。另外,教師應用生活化方法上,還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一、生活化方法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作為主體地位,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注重這一點。在將生活化方法和相關概念運用在高中數學教學綜合,不能夠本末倒置。具體來說就是注重對生活化內容的引入,而對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并不注重,甚至忽略[1]。而在生活化教學,將學生作為主體,讓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程學習中,以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二)實用性原則
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其在將生活化方法運用在教學中,必須要遵循實用性原則。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有效性。
(三)趣味性原則
眾所周知,高中數學這門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因而學生在學習中,經常面臨非常多的數學公式和相關概念,這使得有些學生容易產生厭煩心理,進而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2]。針對這種情況,則需要教師在原先教學內容上適當的引入生活化素材。這樣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比如,在教學圓錐曲線相關知識時,教師則可通過多媒體設備的有效利用,來展示各個圓錐曲線的變化情況,這樣能夠把原本比較抽象的數學問題予以簡單化,進而提高學生對這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生活化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方法上,要能夠采用積極有效的策略進行,以此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一)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教學內容作為教師填充課堂教學的重要材料,同時也是學生數學知識的媒介。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方法時,有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
1.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化內容
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其在教材中選擇教學內容時,要能夠合理利用教學中的生活化內容[3]。期間,教師可組織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交流和學習。比如,在教學“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節內容上,教師首先要給學生介紹直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在教材中,有為此提供相關的圖畫,該畫中主要是在跑道上擺放著的跨欄。這時,教師可讓學生將跨欄與地面抽象出的“線”與“畫”描述出來,之后對此進行深入討論。
2.運用生活中的具體實例來進行教學內容設計
生活與數學這門課程具有密切聯系。因而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能夠注重這方面,關注生活中能夠利用到的相關教學資源。這樣能夠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具體事例開展數學教學。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可以把抽象的數學邏輯概念和知識具體化,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促使學生能夠在生活化教學中,提高其學習能力。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環境
對大多數高中生來說,數學學習具有較大的難度。同時,在純理論知識學習上,因較為枯燥和乏味,使得教師在此教學上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4]。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則要能夠將實際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結合,以此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讓學生在其生活中認識到數學的作用。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隨機事件的概率”這節內容上,其可借助多媒體設備來播放具有趣味性的相關短片。當學生在對視頻短片進行觀察時,教師需對其進行提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見到哪些有關概率的現象?”之后,教師需切換視頻。而學生們則會對此問題進行積極作答:“商場抽獎活動”、“拋硬幣”以及“猜拳”等。通過對學生播放相關概率問題的視頻,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可讓其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趣味性。
(三)用生活化實例引入數學概念
針對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數學概念,基本都是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來的,因而具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對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從實際問題逐漸引入相關概念中。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自己發現,進而培養其學習數學這門課程的興趣。比如,在給學生講解“二面角”知識中,可了解到教材的引入方式:“生活中,修筑水壩時,為了能使得水壩堅固耐久,必須要將水壩面和水平面成適當的角度”等[5]。這種引入形式,能夠讓學生對二面角的知識有較為感性的認識,但是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教材并沒有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的描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對學生提出相關的思考題:一是,如何測出水壩的二面角?二是,決定水壩二面角的因素有哪些?等。通過這種問題的提出,來引入相關概念,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實例的長效性特點,使得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節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中,通過對生活化方法的合理利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同時還在保障教師在教學中的質量和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能夠注重這種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通過本文對生活化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深入分析后,教師要想能夠更好的發揮出生活化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則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即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創設生化教學環境、用生活化實例引入數學概念等。經過實踐證明,這些應用策略的有效應用,有效推動學生在數學這門課程中的發展,進而滿足其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蘇俊濤.源于生活,服務生活——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高中數理化,2018(16):19.
[2]顧曉莉.回歸本真,鍛煉思維品質——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設計探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8(27):61-62.
[3]尉世英.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探索[J].中華辭賦,2018(07):116.
[4]趙鵬.讓數學與生活互動——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8(20):143.
[5]李泉建.試析生活化概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方法[J].考試周刊,2017(A3):79.